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4日 星期三

    人间烟火中的心灵世界

    ——《甘特的冬天》《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读书会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张焱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4日 07版)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赠给申宝楼的《百年孤独》扉页上的签名。资料图片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与其颇有渊源的拉美文学在国内持续升温;不久前,几位中国作家随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四国,更为双方文化交流的互学互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日前,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主办的摆渡者讲堂在北京举行了以“西班牙语文学译丛”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对《甘特的冬天》《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与记者对话》等几部新作进行了推介和解读,参与对话的嘉宾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文学的译介高潮中起到引领和发起作用的三位资深翻译家:尹承东、赵德明、申宝楼。

        对抗蔓延的“精神懒惰病”

        《甘特的冬天》是20世纪下半叶巴拉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由巴拉圭“后爆炸”文学代表家胡安·曼努埃尔·马科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以20世纪70年代巴拉圭斯特罗斯纳军政府的独裁统治为背景,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之间的悲欢离合。小说在阅读上是有难度的,在主体故事情节之外又加入了原始部落卡拉伊人对当今世界的预言,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交织、情节发展回旋往复的叙事文本。

        在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赵德明看来,这是一部并不是很好看,但能开启智慧的小说。说它不好看,是因为我们和拉美文化、拉美文学、现当代世界文学理论有很大差距。中国读者习惯欣赏故事性特别强的文学作品,“相识、相爱、结婚、生子,这样的线性结构是多么易读,多么愉快。这中间只讲了一种可能性,但实际上我们生活中面对着种种可能性,选择不具备共时性。”赵明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甘特的冬天》虽然写的是反独裁这个拉美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但是他的出发点、想象的心路历程、个人的立场和角度都与之前作家的创作有所不同,读者时刻参与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西方将这样的阅读叫作积极的阅读。”与之相比,赵德明认为我们的读者习惯于被动阅读,作家把一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读者听,这样的阅读习惯养成后很不好改。

        在赵德明看来,文学本身就是人间烟火,文学描述的就是人间烟火中的心灵世界,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获取知识可以靠上网搜索,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维的浅薄,越来越少探究事情背后的原因,“精神懒惰病”大有蔓延之势,心灵出现了问题。而《甘特的冬天》探究巴拉圭的独裁统治、知识分子走出去又回来、巴拉圭的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用文学的语言和手法加以表现,“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构架方式在《甘特的冬天》中出现很多,打破了我们很多文学创作和生活理念上的框框,启发我们的智慧。”

        与马尔克斯“喝咖啡”的三个人

        在介绍完《甘特的冬天》后,读书会的主题转入中国读者更熟悉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作家言必称《百年孤独》,言必称魔幻”,但真正跟马尔克斯接触过、直接对话的中国作家、学者并不多。

        1990年,马尔克斯来华旅游,他没有与官方接触,不和文学界交流,也没有接受媒体采访。不过还是有三个中国人在国贸大厦与他“喝咖啡”交流过,他们就是参加读书会的尹承东、赵德明、申宝楼三位老先生。

        时任哥伦比亚驻华大使何塞·玛利亚·戈麦斯负责接待马尔克斯的中国行,作为申宝楼多年的好友,戈麦斯问他想不想见见马尔克斯。申宝楼彼时还未翻译过马尔克斯的作品,却读过不少他的原作,一口应承:当然想见,可能吗?而时任中央编译局常务副局长的尹承东并不是很想去“凑热闹”。他回忆道:“1984年,我到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做访问学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位医生朋友在报纸上看到我到达波哥大的消息,便想促成我们见面,加西亚·马尔克斯答应了。于是有一天,这位叫胡安·哈拉米略的热心朋友组织好了一个浩浩荡荡的报纸和电视台记者队伍准备带我去见他。可正要出发的时候,他突然打来一个电话,说见面的第一个议题先谈版权问题。我当然没有条件这样做,于是这次预约的见面只好取消。”尹承东说,自那时起他对马尔克斯的印象便有些不佳。

        1990年10月的那次会面改变了尹承东的印象。那一天,他记得马尔克斯穿着一身很随意的牛仔服,满脸的微笑,表情友善。三位翻译家顿时觉得踏实不少。

        这次见面用西班牙语交谈,双方交流很融洽。马尔克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非常关心,他向三位翻译家问起贫富差距、普通百姓的生活等问题,尤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翻译家们也提出,中国人希望了解马尔克斯本人的政治思想、文学观点以及他的写作与生活,所以想做这方面的收集和介绍工作。马尔克斯笑着点头。申宝楼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马尔克斯做过多年的新闻记者,他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强,语言十分流畅。”

        一个多小时后,马尔克斯的夫人和文学经纪人卡门·巴尔塞尔斯以及秘书来了,说想逛街去,于是三位翻译家起身告辞。申宝楼把随身带去的两本外文版的《百年孤独》和《迷宫中的将军》拿出来,请马尔克斯签字。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扉页上用西班牙文写道“送给我的朋友”,在《迷宫中的将军》上写道“赠给最大的海盗”。

        尹承东最后对记者说,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很多出版社争相购买马尔克斯著作的版权,“费了牛劲”,但在尹承东看来,尽管马尔克斯在版权上对我们设过重重障碍——这种事更多的应该“归功于”经纪人卡门·巴尔塞尔斯——但总的来说他还是喜欢中国出版他的作品的。

        (本报记者 张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