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普遍应用,让我们进入了图片的快读时代,海量的信息记述了清晰的生活原形。然而有趣的是对图片的关注并没有影响我们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原因是明显的,人们从绘画中读出的内容与照片上看到的感受全然不同,应该说我们对绘画作品在情感表达的深入与细腻程度上要求更高。
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同相亲一样,其实是很讲眼缘的。陈晓林的绘画作品与我应该也是有眼缘吧,喜欢它完全是个人爱好,他的绘画让我眼前一亮。我欣赏的是他作品中寓诗情于画意之中的诗性表达。他的作品《水乡》《故园》《边城》《斜阳》《午后》《后窗》等,每一幅作品中的画意诗情就像血脉一样穿行其中,润饰着整幅作品。我认为这种感受与作者长期在高校潜心研究艺术的形式构成规律与表达的多样性有关,与他长期沉迷于探寻中国古代绘画如何营造审美意境有关。品读作品后,我想了解在独具特色的表达背后作者的创作心路。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作画时我习惯于把要表现的生活感悟﹑经历,用一种被我称之为记忆式存储的表达方式进行转换,让内容在画面中不断发散﹑沉淀﹑游移之后再将它轻轻捞起加入想象重组重构”。我把这段表述理解为陈晓林在创作过程中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记述性描绘,把自己对艺术与生活的认识,在表现与被表现之间建立起顺畅的关系,使隐喻﹑朦胧﹑含蓄、静谧的画面效果得以呈现,诗性表达的内涵更为充实。这让我联想到了齐白石在画论中特别推崇的“不似之似”的造型观。在我看来“不似之似”“以形写神”“以意状物”它们在绘画中的存在,真正体现了东方造型艺术的高明与过人之处,是传统艺术中的精华。我想在这点上陈晓林也一定会有同感。
新的技法催生出新的艺术样式与品种,陈晓林的绘画虽属于丙烯画,但很明显在表现技法上是跨界的,作品借鉴了其他画种的表现技法,如水彩画中借助媒介进行的晕染技法,版画印制中的拓印技法,这一切无疑都丰富了画面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吴冠中先生说:“特定的技巧诞生于特定的创作需要,如不甘心于重复老调,技法永远在更新”。艺术创作既要有想法,更要有实现它的办法,两者缺一不可。艺术源于生活,如果在我们身边多一些怀揣梦想的人,他们愿意用想法与手艺影响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我以为那是我们大家的荣幸。(大 阡)
陈晓林,1960年6月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出版有《装饰绘画》《陈晓林素描精品集》《色彩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