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贵州:扶贫开发是第一民生工程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8日 04版)

        两组数字可以说明贵州的贫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贵州就占了3个;贵州农村贫困人口623万,占了全国的近9%。未来5年,贵州能否摆脱贫困与全国同步小康,将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如期实现。“扶贫开发始终是贵州的第一民生工程。”贵州4000万各族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正展开对贫困的总攻。

     

    “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

     

        乌蒙山深处,属于“贫极”的威宁县迤那镇,五星村村支书李仁兵正在帮助贫困户吴玉银种植党参,今年靠这一特色种植,吴玉银一家就能脱贫。李仁兵告诉记者,他们对贫困户张榜公示,做到公开公正,确保扶贫扶到点子上;再由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班子根据贫困户的实际,制定出适用可行的脱贫计划,确保扶到根子上。

     

        五星村只是贵州9000多个贫困村的缩影。目前,全省超过1.1万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5.7万名各级干部每天都在与贫困群众一起为摆脱贫困而努力。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式,提高贫困群众参与程度,制定脱贫规划,优先安排贫困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致贫成因精准、脱贫需求精准。

     

        贵州还实施了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社会保障的“六个到村到户”,全面实施了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的“六个小康建设”。目前,这些项目已覆盖9000多个村,受益群众达1500多万人。

     

    走出“富饶的贫困”

     

        贵州山美水清,自然资源丰富,如何走出“富饶的贫困”、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贵州正在探索一条创新脱贫之路。

     

        2014年12月,贵州对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紫云、赫章等10个贫困县取消了GDP考核,代之对居民收入增长、现代高效农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测评,引导干部科学扶贫开发。

     

        “十二五”以来,贵州累计投入产业化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5亿元,实现总产值813亿元,实施到村项目4万多个,以优质菜、果、茶、药、薯和牛、羊为重点的特色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对于扶贫开发困难、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贵州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原则,从2012年起,对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以及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截至2014年,统筹各部门资金74.75亿元,实现42.4万人口“挪穷窝”。

     

    立下愚公志,万户送穷神

     

        今年3月31日,福建宁德迎来了一批客人,贵州党政代表团来这里“取真经”。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扶贫工作中倡导的“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马上就办”作风让贵州人找到了决战全面小康的信心。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县不能少,一个乡镇不能少。”

     

        目前,贵州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着扶贫攻坚这一“第一民生工程”迸发出了强大的工作激情。

     

        他们把教育作为挖穷根的治本之策,实施教育“9+3”计划,全部免除本省户籍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学费,为三大连片特困地区70个贫困县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开展“雨露计划·1户1人”扶贫教育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到2017年将完成对120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培训。

     

        他们还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对贫困农户使用小额信用贷款给予扶贫资金贴息和利率优惠、授信倾斜,累计少收农户贷款利息21亿元。

     

        今年5月,贵州明确了12个国有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望谟等12个扶贫开发任务重的县,这也标志着贵州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