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新常态·新认识·新思路 目前,江苏、广东、北京等省市的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年投入超过千亿元,但东、中、西部差距较大,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有较大差距——

    哪个地区最具创新力

    ——从R&D投入看经济动力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鲁元珍 本报通讯员 瞿思杰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8日 13版)
    北京国际工业智能及自动化展览会上的汽车生产3D扫描设备 新华社记者 李欣摄
    2013年全国R&D经费支出前十位省市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14》制图:邱玥
    世界主要国家PCT专利申请量 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数据库(2015年3月)制图:陈恒
    2013年PCT专利企业申请量排名 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数据库(2014年10月) 制图:陈恒

        6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日前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如何创新投入机制、真正把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是实现“中国智造”的关键,关系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未来。

     

        按照世界标准,作为区域发展阶段的参考性指标之一,人均GDP达1.7万美元即标志着区域发展将进入创新驱动阶段。2014年,中国已有八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一些城市已达到1.7万美元。以深圳为例,2014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4.95万元,超过2万美元,相当于韩国2013年的水平。从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R&D经费及R&D投入占GDP比重看,中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地区差距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提示我们,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R&D千亿级共四省市发达地区增速较快

     

        R&D投入是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是直接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R&D经费占GDP的比重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创新实力和潜力的标志。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看,近年来R&D呈现快速增长。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R&D投入为821.8亿元,2011年增长到936.6亿元,2012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3年增至1185亿元,2014年达到1286.6亿元。

     

        再看上海,2010年R&D投入为481.7亿元,2011年597.7亿元,2012年679.5亿元,2013年776.8亿元,2014年达到831亿元。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区域自然资源、要素禀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政策不同,使得各地区R&D投入相差较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进入千亿元级的共有四个省(市),2013年,江苏以1487.4的R&D投入位居全国第一,广东1443.5亿元、北京1185.0亿元、山东1175.8亿元,分居第二、三、四位。此外,浙江817.3亿元、上海776.8亿元分列第五、六位。

     

        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六省市是我国科技资源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全国前列,属于经济科技大省。六省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近六成。

     

        值得关注的是,R&D经费支出总量前两名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09年,江苏省R&D占比为2.04%,而同年广东省为1.65%。到了2014年,江苏R&D经费投入为1630亿元,占GDP比重为2.5%,而广东为1627亿元,占GDP的2.4%,仅低于江苏0.1个百分点。

     

        分析R&D,既要看总量,更要看占比——R&D经费占比达2.5%,标志着创新能力基本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今天,我国部分城市已接近或超越这一标准:2013年北京达到6.08%,不仅远超全国排名第二的上海(3.60%),也远超世界前两名韩国(4.15%)和日本(3.49%)。此外,创新能力较强的深圳也表现出色。2014年,深圳R&D经费占比已达到4.02%,是美、日、德、法等G8国家平均水平的近2倍。

     

    多省R&D年支出不足500亿元投入差距折射创新实力

     

        R&D经费支出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各区域,而是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我国东、中、西部R&D存在巨大鸿沟,R&D活动向东部地区集聚,R&D产出的区域差异明显。

     

        从2013年数据看,R&D经费年支出在400亿-500亿元一档的包括了湖北446.2亿元、辽宁445.9亿元、天津428.1亿元、四川400亿元。100亿元以内的省(区市)则包括了云南79.8亿元、甘肃66.9亿元、贵州47.2亿元、新疆45.5亿元、宁夏20.9亿元、海南14.8亿元、青海13.8亿元、西藏2.3亿元。可见,多数省份R&D经费年支出不足500亿元,与苏、粤、京等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如果把全国分为东、中、西部看,则更能看出差距所在——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东、中、西部的划分,2010年,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R&D经费投入4986.9亿元,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为1201.4亿元,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为874.3亿元,分别占各自地区生产总值的1.99%、1.14%、1.07%。

     

        到2013年,东部地区R&D经费投入达到8370.6亿元,中部地区达到2055.6亿元,西部地区达到1420.5亿元,分别占各自地区生产总值的2.38%、1.32%、1.12%。不难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R&D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较快,而西部地区增长较为缓慢,三年间仅增加了0.05个百分点。

     

        从R&D占比看,2013年西部地区内蒙古、吉林、江西、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不足1%,远低于发达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东中西部的差距体现了中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其中也提示我们,广大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实现转型面临着挑战,这需要相关投入的加大,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更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R&D支出不足美国一半中国智造还需务实推进

     

        R&D经费占GDP比重不仅是反映科技投入规模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这一指标长期保持在2%以上,其中多数国家保持在2.5%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多在1%以下。

     

        近年来,随着中国创新战略的加快推进,中国R&D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这一数据2013年为11856.6亿元,2007年为3710.2亿元,七年时间增加到原来的3倍多。

     

        我国R&D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013年首次突破了2%,达到2.01%。2014年,R&D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9%。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尽管如此,相比发达国家,中国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据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数据统计2014》,美国2012年的R&D投入已达45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亿元)。2014年中国相关投入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不足美国2012年投入的一半。

     

        此外,还有两个“偏低”值得重视:一是作为研发投入主力的企业投入强度偏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71%,而主要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2.5%至4%。二是基础研究投入偏低。近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一直徘徊在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5%至2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指出,我国创新驱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知识资本投入仍然不足。近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一直在18%—20%之间徘徊,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费用增速则一直在历史低位波动。第二,创业创新活动还不普遍。2011年大中型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不到30%,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跟踪和模仿制造,以及低端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第三,高新技术出口比重下降。第四,人力资本增加开始遇到瓶颈。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借助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等途径实现技术进步的空间在逐步缩小。

     

        专家表示,我国还要继续增加研发投入,这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绝不是充分条件,研发投入强度与研发能力是不能直接画等号的,花钱是买不来创新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增加更要用好研发投入资金。(本报记者 冯蕾 鲁元珍 本报通讯员 瞿思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