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歌谣:黄米糕
黄米糕,黏又黏,
红芸豆,撒上边。
格格做的定情饭,
双手捧在我眼前。
吃下红豆定心丸,
再吃粘糕更觉黏。
越黏越觉心不散,
你心我心黏一团。
阳光从密匝匝的树叶间倾泻下来,落在水面上,清澈的溪水上泛起粼粼的波光。通透的光线、茂密的树林、晴朗湛蓝的天空,把老边沟营造成一个拥有完美色温、色调、饱和度的天然摄影棚,游人纷纷借景构图,一路欢畅。
这是五月中旬,我们行走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看到的一景。本溪处处如画,处处入画,本溪人爱把家乡的山水收入镜头中,也描绘在画笔下。“我画画的素材都是来自老边沟的写生。”铁刹山农民书画院里,农民画家宋志纯如是说,“我并不崇尚古人,我的理念是‘师法自然’。”他正在绘制自己的水墨画《乡愁系列》,取材都是家乡的山水。另一位画家于春华正在绘制一幅《天女木兰》,画面上工笔描绘的花瓣洁白绽放,蜜蜂飞舞,素雅恬淡。铁刹山农民书画院建于2012年,画家身份大都是农民,创作题材以本地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乡风民情为主,描绘的都是家乡风物。
“这边的山层次和色彩丰富,土地、山岭和村边的小土屋形成美妙的呼应。”沈阳理工大学动画系的几个大一女生正在东营坊乡的田野边写生,说起绘画感受来兴致勃勃。绕过一排土房子一看,原来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村”,洋湖沟画家村已经成立整整三十年了,而今这里是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等众多院校艺术相关系科专业的写生基地。美景召唤着画笔,强烈的阳光下,学生们戴着草帽,依然画得起劲。
本溪县地处辽东半岛腹地、太子河上游,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从东向西横贯全境,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带给这儿充沛的雨量和适宜的温度,因而植被丰富,山、水、洞、泉、湖俱全,山间可以泡温泉,高山上居然可见到冰凌与杜鹃花共存的神奇现象。登临被称为“东北道教发源地”的铁刹山,但见层峦叠翠,气势巍峨。本溪县县长姜广齐介绍说:“本溪满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县域内的满、汉、蒙、回、朝鲜、锡伯等26个民族共同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溪社火、满族风俗舞蹈寸跷秧歌、女真秧歌、满族剪纸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块多民族的家园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着,多姿多彩,生生不息。
画家彭庆峰经常画满族风物。他画的《罕王出征图》《春妆》《花季》把满族人的军事战争、生产生活以及满族妇女的服装、头饰刻画得精美生动。见到他时,他正穿着一件裸露着臂膀的汗衫,大汗淋漓地迎到楼下。穿过幽暗的楼道,走进这个外表粗犷的东北汉子家里,但见一幅《陋室铭》挂在墙上,“晴耕雨读”的大幅书法悬于正堂。十平方米左右的画室略显逼仄,桌子上铺展着以铁刹山全景为主题的水墨画《紫气东来》,尚未完工。彭庆峰是连环画画家,最近正着手创作自己独立构思的《土地与人》系列,把东北土地上耕田、锄禾、扒苞米等农活儿在画面上一笔一笔勾画出来。“这是童年的记忆,也是家乡的生活。”他说。如今他每年绘制连环画约600页,每页的收入多在两三百元。
本溪县委宣传部长高世忠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本溪的山水风光给艺术家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来源。”在本溪县,时时可见取材于土地、灵感来自家园的艺术作品。叶雕手艺人冷飞把柞树叶、枫叶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树叶就是家后面的山里采集的,他懂得七八月份的叶子最好,叶肉饱满,纹路清晰。燕东石艺的展厅里,石头雕刻的摆件满满的乡土味道,玉米、花生、谷穗等土地上的收成雕刻在茶海、砚台等工艺品上,非常受欢迎。
本溪山清水秀,山珍土味鲜美入口,夏季景色翠意盎然。当地人说,秋天时更美,再来看红叶吧。五彩的山水真是本溪人的福利、外乡人的请柬,它是调色盘里的灵感,也是笔端心上挥洒不尽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