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3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不久前开赴广州军区,以“导调评估助理员”身份参加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组织的网上对抗演练。20天过去,他们撰写的2000多页“参战”日记,对学校实战化教学训练改革带来诸多启示。
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队标遍布、箭头如矢、炸点林立……第一天,望着导演部大屏幕上的决心图,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硕士生薛天脑袋一阵阵发懵。
懵,来自震撼。“在这里,虽未见一枪一炮,却已从电子‘狼烟’中,接触到全新鲜活的军事世界。”在“参战”笔记中,该院博士生张群兴奋地写道。
任务很快下达:工兵架桥、防御高地、呼叫上级火力……操作着自己负责的队标,学员一腔热血投入战斗,但却出现诸多问题:有的指挥机枪连去打坦克;有的负责驻守阵地,却追着敌军打;有的负责防御纵深,但贸然奔到前线,导致敌在纵深空虚处机降。一场场演练下来,厚厚的作战文书、大量作战计算、海量情报信息让硕士博士们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有人认为,‘基层部队的事儿,技术含量不高、重复性工作多,高中生都能做得了’。其实是不了解部队。”张群这样写道:“每个军标后都有海量知识,每场演练中都有数不清的经验积累。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来到部队都得先当小学生。”
网上模拟对抗系统类似军事类即时战略游戏,对于有着深厚信息化素养的研究生们来说,其中刺眼的系统问题引起深思:“某悬崖峭壁几近90度,坦克竟能飞檐走壁如履平地;工兵架桥进度就算到了99%,一旦工兵被打死,桥也等同于没架……”“模拟对抗系统失真,练出来的就有可能不是谋略,而是‘游戏攻略’。形成惯性思维,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吃大亏。”笔记中,学员马立写道:“模拟对抗系统与现实的差距,正是科研院所与基层部队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缺课”到底缺了什么
2000页“参战”日记,让学校上下深思:从本科到博士十年寒窗苦读竟还“缺课”?到底缺了什么?
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技术类本科学员军事共同课仅三门:《司令部工作》《军事地形学》《联合作战基础》。研究生只能选1学分的高层次军事理论课,一些专业课也是挂着“军事”名的技术类课程。但通过基地20天演练,学员们却掌握了识图用图、基本战术原则等军事知识。有学员在日记中写道:越来越享受这样的战斗状态。显然,学员缺的不仅是课,更是“地气”。
“苦修‘屠龙术’,却很难找到‘龙’;实战‘虎患’频频,竟不会‘伏虎拳’。如此一来,人才‘金箍棒’被当‘烧火棍’用也在所难免。”学校一位领导感叹。
一份数据统计显示:近三年来,学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配到科研院所和军事院校等技术研究型岗位的比例分别近5%、30%和54%,其余均分配到作战部队或作战保障部队的军事应用型岗位。对此,学校领导指出:“瞄准实战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打通教改“最后一公里”
“为培养接‘地气’、有底气的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急需人才,学校必须采取超常举措,打通紧贴实战的教改‘最后一公里’。”学校党委“一班人”掷地有声。
为此,学校从源头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按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要求,把培育军人血性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训练全程一体设计。依托“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推进指挥人才课程体系试点。为培养好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瞄准部队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实施按应用领域定制培养,建立院校部队“两段式”培养模式。大力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学员体能、基本军事技能、基层带兵建连、教学法基础等教学训练,实施连队化管理。加强与部队联教联训,开展融入部队生活训练的嵌入式实习,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开展基于作战想定的团队对抗演练式毕业设计,促进技术原理与战术设计的结合。根据部队的研究课题指南,学校组织导师和研究生赴部队开展联合攻关。加强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建设,加大部队代职任职和教官选调力度,推进“导师部队行”和“青年教员部队行”充实军事教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