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

    江苏宜兴:生态惠民“齐步走”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08版)

        近日,全国360个城市一季度PM2.5浓度排名正式公布,宜兴市成为江苏省空气最优城市。宜兴的空气到底有多好?日前,记者来到宜兴市湖㳇镇,湖㳇深氧健身公园内的一块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环境状况:负氧离子含量8650个,气温34度,湿度32%,PM2.5指数36。

     

        宜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中苏告诉记者,河湖密布纵横、山体连绵起伏的自然环境,加上中国陶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注定了宜兴要走生态宜居的发展路径。

     

        严控生态线,环保分值从4分到25分

     

        宜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张渚,银湖㳇。”长久以来,张渚的“金”、湖㳇的“银”,都靠开采矿产维持,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张渚镇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那时,天灰蒙蒙的,树叶上落着厚厚的灰,一下雨,滴下来的全是泥水。

     

        “大概七八年前,宜兴启动了宜南山区整治、复绿工程,化工企业关停并转。”湖㳇镇党委书记刘赛洪告诉记者,湖㳇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全面关停矿山宕口、轧石机、石灰窑等,建成宜兴首个“禁采区”;对24家琉璃瓦企业全面关停,40家企业收购拆除。“近年来,宜兴建立了干部选拔环保一票否决制、绿色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制。”刘赛洪告诉记者,为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2007年起,宜兴开始尝试不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差别化考核新机制,在乡镇综合考评中把环保的分值从4分提高到25分,是最重要的权重指标之一。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仅宜兴市财政就投入环保经费约50亿元;污染防治资金由原先每年2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146个项目被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总投资达80亿元,每年对财政的贡献可达2亿元。

     

        政府当“红娘”,环保产业年产值超500亿元

     

        近些年,在全国县域经济排行榜上,宜兴始终名列前茅。“宜居宜兴,追求的是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的双重美。”宜兴市市长张立军介绍,宜兴打造的环保园区,就是一个鲜活的“样板”。

     

        2012年初,坐落在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菲力集团希望引进日本的WEP水环境修复技术,但日企怕合作之后环保技术很快被复制,不愿意将最新一代的技术产品出口。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介绍,宜兴环科园通过政府参股的方式加大企业在谈判桌上的筹码,由环科园出资400万元、菲力环保出资500万元共同组建江苏中宜环科水体修复有限公司,让日方企业看到了诚意。

     

        2014年,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宜兴环科园管委会高层形成:在全国首建一家一站式为区域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的“环境医院”。“当下,环境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提高。”朱旭峰告诉记者,“环境医院”,就是将企业与人才、技术与资本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达到解决各种“环境疑难杂症”的目的。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让宜兴形成了1500多家环保企业、3000多家配套,涉及五大领域六大类2000多个品种,超500亿元年产规模的产业集群。

     

        释放生态红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两万元

     

        “保护生态,很多百姓牺牲了眼前的利益,但政府不能让他们因此‘吃亏’,要释放生态‘红利’,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晓红表示,目前,宜兴已建成省级以上环境优美镇14个,发展乡村旅游是最优选择。

     

        一条人工凿成的小涧从山尖蜿蜒而下,周围坐落着亭台楼阁等建筑小品,造型独特优美,与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这些都是宜兴实施新农村改造的成果。当地村民指着小涧介绍说,早晨和傍晚这里热闹得很,都是外地的游客。2014年,宜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8元,比上年增长10.4%,收入增幅连续五年“跑赢”城镇居民。

     

        “宜则美,美则兴。”如今的宜兴,正走出一条生态与惠民“齐步走”的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