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主流大报《金融时报》5月25日刊登我驻英大使刘晓明的署名文章,题为“‘一带一路’是机遇不是威胁”。该报网络版24日已提前刊发全文。
刘晓明在文章中指出,中国近期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贯穿亚欧大陆的“一带一路”,西方有些人就开始怀疑中国是在搞“陆权”和“海权”齐头并进,以回应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或揣想中国是从经济私利出发,向外转移国内过剩产能,或推测中国借机提高自身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文章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来不是从地缘政治或者地缘经济理论出发。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在这两条弧线上,从中国的西部地区到东欧,从东南亚到东非,普遍存在经济不够发达、基础设施薄弱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来共同搞大开发,提振沿线区域的发展,打造欧亚间的高效便捷大通道。
刘晓明认为,“一带一路”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中国将利用自己的强大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推动实现这一构想。中方也积极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希望依托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和匈塞铁路,打造亚欧海陆联运新通道。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决不搞专营、垄断,欢迎世界各国共同来承包、分包,共同搭建融资平台。
近期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机构的关系是互补而不是替代,它将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按国际惯例运行。英国在七国集团中率先宣布加入亚投行,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他们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文章最后说,西方权威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20世纪90年代曾预言:“旨在更直接联结欧亚大陆东西最富裕、最勤劳两端的运输网必将出现。”今天中国倡议和推进的“一带一路”已远远超越这一预言,它不仅将打造欧亚间的“运输网”,实现更紧密连接,而且将使整个欧亚大陆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成为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本报伦敦5月26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