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

    学者专栏·杨晓维④

    让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杨晓维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7日 15版)

        产业结构问题,最终是将资源配置在什么行业、什么企业的问题,因而是个经典的资源配置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市场不能对失衡的产业结构自发调整,何谈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在发育良好、竞争充分的市场体系中,价格的涨跌,会自动引导企业进入高需求、高收益、高技术、低耗费、低成本领域;相应地,市场需求不足,技术落后,耗费高的行业会由于收益低、成本高而萎缩,最终,实现资源在各个产业、行业间达到合理、优化的配置。而且,由于需求不足而产能过剩的行业,高成本(高消耗)企业必然在同行的成本(价格)竞争中无法生存,从而在破产、兼并、重组中被淘汰,资源集中于低成本、产品受市场欢迎的高效率企业,实现行业内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价格机制在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中已经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仍然限制着合理的产业结构在市场中的自发优化,导致中国产业结构经常性失衡。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使价格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首先,进一步放开价格,特别是资源价格。只有完全市场化的产品价格,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需求。更高的需求会有更高的价格,从而激励企业更多地生产;而需求萎缩,必然导致价格下跌,迫使企业退出特定行业。同样,只有市场化的资源价格,才能真实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企业的成本也才能真实地反映对资源的耗费。资源越是稀缺,价格越高,会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资源耗费及成本,甚至退出高资源耗费行业。扭曲的价格,既不能真实反映产品市场需求,也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只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

        其次,进一步通过减少审批,开放市场准入,打破由特许经营权形成的垄断,增进市场竞争性。由审批形成的垄断,会限制资源进入。即使一个行业供不应求,由于限制了进入,供给不足也会长期保持,并在供不应求中维持垄断产品高价格和垄断者的高收益。

        再次,价格机制的作用,是企业基于自身成本/收益计算形成的行为结果。然而,地方政府往往会基于税收、就业等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以及对行业发展、企业优劣的判断,通过税收、补贴、低价土地、纵容污染等多种方式,扶持某些行业及企业,扭曲企业的收益和成本。这样,受政府补贴和保护的企业,即使其资源耗费高、污染严重,市场收益低、成本高,也会生存下来,甚至与其他纯市场化企业进行恶性价格竞争,最终导致过剩产能难以在自由竞争中被消除,资源也不能向高效率企业流动。要实现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不能再成为企业的保姆,必须让企业真正成为自我负责的市场主体。

        市场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部分生产能力的损失,甚至短期就业下降。但应该看到,过剩的产能意味着并不存在相应的需求,因而所生产的产品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种资源的虚耗、劳动的浪费。淘汰高成本、高耗费、产品缺乏足够需求的产能,只会减少对资源的滥用和浪费。如果我们不是追求一种虚假的增长速度、无意义的就业,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将资源集中于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需要、技术先进、资源耗费小的行业及企业,就意味着既定资源能够满足社会成员更大的需要,这只会增进人民的福利,推进实质性的经济增长。

        基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去的两年,通过减少审批、放开价格、开放市场准入,政府为培育竞争性市场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必将大大推进竞争性市场的发育,最终使产业结构在市场中得以优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