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1086座各具特色的Q版孔子塑像以可爱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些以孔子为文化原型、融合国际流行设计手法的塑像是“Hello Kongzi”文化再造计划的一部分,现场除了塑像本身,多媒体互动更是趣味十足,参观者还可以打印一张专属的“Hello Kongzi”学业证。此外,宫廷穿衣镜、三星堆文化创意园等文化味儿十足的产品和项目也在深圳文博会上悉数亮相,让人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
不仅仅在展会上,日常生活中,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南京地铁3号线打造《红楼梦》主题“人文地铁”,9个车站设计布置了《红楼梦》文化艺术墙,让市民在地铁站厅内可“再读红楼”;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朝珠耳机、龙袍凤袍手机壳等文化创意产品受到消费者热捧,许多产品更是一度断货。在“互联网+”被更多地提及并进一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文化+”也已悄然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公共设施增添更多文化气息,也为消费品注入更多文化创意活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能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创业创新的新动力。在“文化+”时代,“+”的后缀丰富多样。“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建筑”……从产业角度讲,文化可以与许多领域紧密结合并融合发展。从消费角度讲,无论是以文化元素为主导的产品设计,还是在包装创意上点缀的文化色彩,都是对文化的“+”功能的更广泛应用和拓展。
我国拥有体量庞大的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商务部监测数字表明,去年1月至12月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6.3%。如此巨大的消费品市场,如果有更多带有文化色彩的消费品,如果将文化的“+”功能发挥得再充分一些,消费与文化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毫无疑问,在日常消费品中注入文化元素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生活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也应顺应时代特点。让“高大上”的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日常生活中见缝插针地布置文化元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以北京故宫的文创产品为例,故宫特色的冰箱贴、瑞兽铅笔、木质微缩家具、玩偶、琉璃、手机壳等产品,都是以故宫的建筑、馆藏文物等为元素进行创作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关注外观和设计,还会探听产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实用方便的小纪念品不仅是人们互相交流的礼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文化元素和消费品的结合意味着创意和创新。创新这种生产力往往是一个产品或行业最核心的价值,许多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因为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很多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文化思维中的创意元素将为创业创新提供思路。不仅局限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将为各行各业贡献许多奇思妙想。地铁里的文化渲染、包装上的文化灵感、设计中的文化融入,都是文化创意的体现。文化创意没有大小,也不受职业、年龄的限制,只要是消费者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只要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都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化创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舞台,也是最广阔的空间,几乎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这种创业创新,不仅会催生出更多思维活跃的创客,还将催生新的业态。此外,为产品注入文化元素还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市场带来更多收入。
文化的“+”功能自然有许多功效,又该如何用好,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好的产品,以点燃人们的消费热情?
将文化元素与日常消费品结合,最重要的是要找准文化与市场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些企业设计生产出的文化元素产品不考虑时下的流行风格和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只能惨淡收场。当然,与此对应的也有许多正面的例子,2013年,台北故宫推出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轰动一时,几度卖断货。这款从康熙皇帝批阅奏折的文末朱批汲取灵感的小商品,复制了康熙的真迹,简单4字却又霸气十足,不仅设计新颖,还非常实用,轻松俘获了许多消费者的“钱包”。因此,从产品的载体而言,设计生产团队应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创造出既让“文化活起来”“文物动起来”又“接地气”的产品。同时,还要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把特色做足,制作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