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绿色化”发展,“四化同步”变为“五化同步”,是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的深化,对推动我国扶贫改革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的扶贫开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对扶贫工作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综合扶贫模式注重扶贫工作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综合性,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综合扶贫本质上就是落后地区的“五化同步”发展过程。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打造综合扶贫的发动机。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以工业化为动力,综合扶贫必须推动贫困地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14个贫困连片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丘陵、山地、高原为主,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许多地方属“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因此,综合扶贫中的工业化应当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以信息化为依托壮大特色绿色产业,推动劳动密集型污染少的工业产业发展。连片特困地区多属资源丰富地区,工业化发展应当突破依靠卖资源的简单思路,拓宽思路发展“大工业”,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型。
以“信息化”为纽带,激发综合扶贫的发展潜能。综合扶贫工作是一个全局性强,涉及范围广的扶贫机制。信息化具有高技术性、渗透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能降低扶贫工作成本、提升扶贫工作实效特点。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面临地域广、人口多、任务重的挑战,综合扶贫就是要调动多个主体、多方资源,利用多个途径,实现贫困人口迅速减少、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局面,信息化能有效推动上述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多次强调基层扶贫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精准扶贫”就要实现贫困人口的信息精准、有效,信息化为精准扶贫的识别、信息档案的管理、扶贫款项的发放等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支撑。贫困地区多数是山深路险、交通不便,信息化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实现,实现农民家门口卖菜、购物的梦想,节省了农民的交通等费用支出。
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推动综合扶贫的全面发展。连片特困地区多属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耕地面积有限、生存条件差的地方,综合扶贫工作需要实施一定的“移民搬迁”措施。贫困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提供了空间基础,城镇也是二、三产业的聚集地。城镇化为贫困人口实现从贫瘠农村向相对发达城市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稳定的生活环境。城镇承载了综合扶贫的主体工作,为工业化提供场所、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城镇化有利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为现代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市场条件。综合扶贫是要从根本上激发贫困地区的发展潜质,而城镇化提供了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人地矛盾,是农村人口脱贫的根本,为各方主体的参与提供了平台。
以“农业现代化”为契机,夯实综合扶贫的基础。习近平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工作要扎实推进,要“扶真贫、真扶贫”。我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村人口的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贫困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综合扶贫就要引导农村走农业现代化之路。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用现代技术装备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手段和种植种类,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现代化农业提高了劳动效率,促使富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城镇的形成和贫困人口的减少。贫困地区摆脱落后面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即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推动农业的多层次、深层次开发。
以“绿色化”为引领,贯通综合扶贫的全局。在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基本上都集中在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山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污染相对较少,“绿色化”就为这些地区的扶贫开发定下了基调,即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脱贫,而是要守住“青山绿水”。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绿色化”发展。他多次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协调性,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等,这些都是“绿色化”的发展理念。“绿色化”在本质上是对其他“四化”的总体要求,也贯通综合扶贫全局,即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环保低碳、产业耦合和可持续性,在信息化发展中更加科学、有效,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在农业发展中更加注重有机化、生态化。总之,“绿色化”是综合扶贫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检验其他“四化”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突出了其他“四化”的发展价值,具有引领作用。“绿色化”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幸福感,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文明进步,提倡人们生活向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等不合理消费。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