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李韵)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1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揭晓。
本届推介活动共收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75个陈列展览项目的申报材料,经过资格审查、初评、终评,最终评选出10个精品奖、10个优胜奖和两个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真彩秦俑”、河北博物院的“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南京市博物馆的“六朝历史文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抗战岁月基本陈列”、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家园·生命”、中国海关博物馆的“漫漫雄关——中国海关博物馆常设陈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广西民族博物馆的“BEIXNUENGX(贝侬)——壮族文化展”、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首都博物馆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获精品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等10个展览获优胜奖。
本届活动还首次扩大了参评范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产生良好影响,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出入境展览,可参与国际及港澳台合作交流奖,山西博物院的“印度的世界——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展”和广东省博物馆的“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首获殊荣。
国家文物局于1997年开始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已成为全国博物馆界翘首以盼的一项盛事,被誉为中国文博界的“奥斯卡奖”评选。
又讯:“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同时公布
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在石家庄公布:福建省博物院和建川博物馆荣获201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该称号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设立、组织评选和颁发,其宗旨为推动我国博物馆在当地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鼓励各博物馆在业务功能领域进行实践创新。评选自2012年启动以来,上海博物馆、广东孙中山纪念馆、山西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宁波博物馆先后获此殊荣。
【记者点评】“让文物活起来”成为着力点
本报记者 李韵
从主办方提供的入围展览简介可以看出,与此前的11届相比,本届活动有三个亮点:
一是开始关注博物馆文创。每个展览都专门介绍了配合展览研发的文创产品及销售额。虽然这些文创产品的类型仍然集中于文具、饰品、摆件,呈现一定的同质化,但将文创作为评选项,是与新颁的《博物馆条例》相契合的;而这种导向性的措施,对今后博物馆文创的发展必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是基于研究成果举办的展览渐多。比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抗战岁月基本陈列”是在重庆实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工程”的背景下设计的,充分吸收了工程实施以来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有些展览则是“老树新花”,用新的视角和语言阐释人们熟知的文物,比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真彩秦俑”,就是以展示秦俑的色彩美为重点内容,为观众还原真实的秦帝国的色彩世界。
三是基本陈列越来越精致。由于基本陈列要承载的内容往往十分庞杂,在展陈设计时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主次不分地堆砌各种材料,让观众觉着太杂;抑或学术味浓重。记者浏览了各博物馆的网上展厅,这次“十大精品”中的基本陈列让人“眼前一亮”。比如河北博物院的“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对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和解读,重点是对出土文物的展示。1605件(套)文物展品和175件辅助文物采用了主副双展线设计,主线上的精彩文物,在多媒体、场景展示等副线的帮助下,更加易于理解,两条线相得益彰。
无论是加强文创、满足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还是以科研带动展览、让学术成果惠及普通观众,抑或精心打造基本陈列、让观众看懂看好文物展览,“让文物活起来”无疑是本届十大精品展览的着力点,而且还将是博物馆人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