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区政府主导,数十位文史专家编纂出版的《吴中文库》正式与读者见面。读完丛书,在苏州长大、现工作在南京的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画面:春天光福的梅花,秋天陆巷的落叶,还有那水巷橹声,太湖三白,乃至农家小院里的吴侬细语……《吴中文库》缘何勾起了这位作家对故乡的沉醉、怀想和遐思?
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
记者:作为《吴中文库》的编委会主任,对于这套丛书,您是如何定位的?
范小青:编纂这套书,目的就是对吴中区的乡土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宣传和普及。我们希望通过《吴中文库》留住吴文化的根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吴中这片土地始终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如果一个吴中区的老人,看到这本书,也许就会把过去的事情记忆起来,让人生的旅程进行一次回归。那些对家乡了解不是太多的人,可以通过《吴中文库》让理解更深刻、贴近,唤醒乡愁的记忆。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了解吴中区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整套《吴中文库》分为24册,用近400万字、5000张图片全方位展示了吴地文化的整体面貌。这里面包含了吴地的名贤、名胜、名产、民俗、文物、工艺、诗文和影像,无论是涉及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堪称吴中文化的集大成者。
记者:历史上,关于吴中的古籍和记载很多,《吴中文库》在编纂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的?
范小青: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是编委会强调的重点。从2013年4月开始,8个编纂小组赴吴中区各乡镇、村庄实地走访14次68人次,自己单独赴各地走访的更是不计其数。
作者吴眉眉在创作《胥口放舟入邓尉》一书时,把光福20多座大大小小的山都走遍了,并且一般都不走专门开设的登山道路,而是根据史料去找背后的胜迹。苏州摄影家协会主席张炎龙负责整套丛书的图片拍摄和搜集整理,为了拍好灵岩山的一块石头,60岁的他背着近50斤的拍摄设备,一个人爬上长满树木却没有路的山丘。吴中多山,不少走访的作者甚至在山中迷了路,打电话来求助,为的就是抢抓第一手素材。
凸显吴文化的特有魅力
记者:作为吴地文化、太湖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吴中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吴中文库》编委会在选材上有何考量?
范小青:其他地方和吴中区都有的内容,我们要写;吴中区特有的内容我们要大写特写,从而凸显出吴文化的特有魅力。
姑苏台又称姑胥台、苏台。胥台,是春秋晚期吴国的大型建筑,历史上赫赫有名。但现代人对它很生疏。编委会委员朱红经翻阅资料,意外发现姑苏台在宋元时还在,而且重建得很漂亮,真正消失要到清代。于是写了《细说姑苏台》,交代了来龙去脉。
吴中是江南水乡,有水自然就会有桥。甪直历来享有江南“桥都”之称,有宋明以来所建的古桥72座半。编委会委员薛冰经过实地走访,并结合康熙《吴郡甫里志》、乾隆《吴郡甫里志》和光绪《甫里志稿》,整理出一份完整的甪直古桥名录,发现记载的古桥共有84座。对于“半桥”这个概念,他在书中写道,应该从几座跨界桥去考虑,如位于甪直与南港两镇之交的跨界桥交会桥,理属两镇共有,只能算半桥属于甪直,这该是“半”桥的正解。
在《吴中文库》里,编委会委员叶正亭收录了四爿头(一种野菜)、太湖石、龙脑薄荷等,这些都是吴中独有的。这些内容,一方面让吴中人对家乡感到骄傲、产生情感,另一方面为后人留下记录,实现文化的传承。
用文化为乡愁找到落脚点
记者:乡愁反映出当下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灵魂状态,以及对文化家园、精神故乡的寻找和追求。《吴中文库》在编纂的过程中,是如何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范小青:有文化才有乡愁。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人们对故乡的认识、所怀念的内容都不相同。这套书不可能把整个历史都恢复出来,所以我们创作选取的素材,要跟他们思恋的记忆相吻合,这样乡愁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编委会成员多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对吴中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乡愁不是刻意能营造的,而是要通过作者的实地寻觅、体验、感悟,把情感融入文字,让读者身临其境、产生情感的共鸣。编委会不是简单地收集整理,而是用时代的目光去创作。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洞庭碧螺春的记载,而叶正亭在《吴中文库》中描写的是碧螺春的品种、培养、采摘、炒制、运输、存储、冲泡和欣赏,讲述的是文化、是生活。
记者:《吴中文库》在推广方面,有何计划?
范小青:推进全民阅读,就要契合现代阅读习惯,便于携带和传播。《吴中文库》在出版传统纸质书的同时,也将推出数字化图书,读者通过二维码扫一扫就能方便阅读,这在江苏省同类出版物中,尚属首次。等《吴中文库》全部出版后,吴中区将在全区开展“全民阅读”。同时,《吴中文库》还将走进江苏、上海等地的书展,并邀请手工艺大师在现场表演,与读者互动,从而增强丛书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