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8日 星期五

    新闻人物

    张琴:唤醒中国蓝夹缬工艺

    作者:本报记者 张焱 本报通讯员 韩畅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8日 07版)
    张琴 资料照片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展厅内,为期两个月的“中日夹缬联合展——中国蓝夹缬·日本蓝板缔、红板缔”正用绚丽的蓝红色彩为观者呈现一种跨越千年的技艺。这次展出的两国雕版防染印花工艺精品,均代表了夹缬的不同分支。这种工艺,盛行于我国的唐代,后传至日本。我国的工艺在18世纪后向单色蓝夹缬转变;而日本夹缬也朝单色红板缔、蓝板缔转变。

        这次展览的举办离不开一个人十余年不懈的坚持与奉献,她就是张琴。

        14年前,张琴还是温州人杂志社的记者。偶然间,她接触到了蓝夹缬。

        台湾的汉声杂志社于1997年对蓝夹缬进行田野调查,并出版了《夹缬》专辑,第一次向外界宣布夹缬工艺依旧有活态的存在,使得浙南蓝夹缬引起广泛关注,这也引起了张琴探索的兴趣。张琴说,当年看到《汉声》的报道,在感慨之余也感觉到这篇报道并没有厘清整个蓝夹缬流传地的文化背景,在工艺记录里也有不完整之处。以《汉声·夹缬》为标杆,张琴立志要把蓝夹缬专题做深、做大,超越已有的调查结果。

        五年田野调研后,张琴完成了6个方面的工作:工艺记录(完整记录蓝夹缬的刻版、打靛及印染三大工艺流程)、艺师档案(将120多位艺师记录归档)、流传范围(勘清蓝夹缬在中国东南部的流传地域)、使用习俗、纹样解密及断代鉴定等。2005年,张琴辞职,埋头完成并自费出版了《中国蓝夹缬》一书,获得了学界的较大反响和认可。

        一次,张琴在走访中看到一床“武松杀嫂”的蓝夹缬被面,深深被其罕见所吸引。要知道夹缬的被面一般都作为新娘的嫁妆出现,内容大多吉利喜气。为此,张琴多次出入古村恳求主人转让。耐不住张琴多次上门的诚意,主人终于同意转让给她。张琴说:“拿到这件作品,我只怕老太太反悔,一路小跑直奔火车站,直到火车开动,才放下一颗心来。”而对蓝夹缬流传范围的求证,是张琴研究颇为费心的一个方面。她在浙南地区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地探访,终于确定蓝夹缬只在浙南温州、丽水、台州三市传承。

        蓝夹缬,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张琴为之如此着迷?张琴介绍:“‘缬’是古汉字,指在织品上染制出图案花样或染制了图案花样的织品。”张琴把蓝夹缬的研究与保护价值归纳为三个方面:在工艺学上,是我国古老的雕版印染活化石,对国内外多种印染技艺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民俗学上,蓝夹缬代表着民间婚俗文化,同时也是检验政区归辖和片区中经济强体的典型标志物;在戏曲学上,它是中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孤例。蓝夹缬于2011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织染绣艺术中心主任的她,以2014—2015中日夹缬巡回展的形式,续写她与蓝夹缬的缘分。在张琴看来,深挖蓝夹缬的文化内涵、培育蓝夹缬的市场生机,以及系统化研发蓝夹缬衍生产品,是对蓝夹缬进行最后的抢救式保护与传承。

        (本报北京5月7日电 本报记者 张 焱 本报通讯员 韩 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