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内图书销售业特别是图书电商业界新闻不断,一批知名电商先后退出或收缩图书销售战线,引发业内对图书销售市场重新切蛋糕的广泛讨论。与此同时,老字号新华书店频频进军网络平台、改善实体环境,二次创业、重新崛起的势头逐渐显现。
不甘心作为文化记忆“静静躺在那里”的新华书店能否重新聚起人气?凝结着几代人文化情节的“老新华”能否赢得飞跃契机?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重压之下,新华书店寻求突围
由北京市新华书店、北京市外文书店、中国书店和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国有企业组建而来的北京发行集团,是首都地区最大规模的图书销售航母。
北京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湛军将与记者的会面安排在位于北京西单闹市区的图书大厦举行。这里,是北京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在接受采访前,李湛军邀请记者与图书大厦管理层一道,共同听取一项名为CMMB设备的应用介绍,这项技术有望为光临北京图书大厦的读者提供免费体验手机电视、阅读电子书的服务。
受众所周知的大环境影响,北京市新华书店系统自2012年以来销售利润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中盘发行都面临极大的冲击、夹击。一方面,图书电商依靠种种快捷服务和资本运作迅速抢占图书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图书发行企业享受的政策红利远低于出版机构,合作天平倾斜严重。
夹击之下,只有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共识很快形成——书店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售书,稳定图书销售势头必须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营发展方针,以主业带多元,以多元促主业,已上升到关系着生死存亡的高度。
书为依托,城市书房渐清晰
努力构建书文化,将传统实体书店打造成集购书、阅读、休闲、娱乐为一体,具有时尚魅力和人文气质的综合文化中心,是北京发行集团所属书店改革的核心理念。
2014年,随着北京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图书销售巨头先后启动改造,首都新华书店转型升级序幕就此拉开。升级改造之前,各图书大厦广泛开展了读者购书体验市场调查,对原有布局进行了科学的优化和调整。
如今,走进升级改造后的各大图书大厦,一种时尚、现代的气息即刻迎面而来。暖白、灰色的室内基调、精心设计的书台书架,给人别具特色的空间感和温馨感。在大学学府和年轻人聚集的中关村,中关村图书大厦率先开设了电子商务平台,将天猫、淘宝作为增加、稳固读者群的新手段。
作为北京图书大厦改造升级的“重头戏”,“童趣园”一经开放就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捧。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汇集了万余种按不同年龄分级、分类的少儿读物、音像制品,还有上千种儿童益智玩具以及儿童体验区、互动活动区。每个周末,童趣园会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有专人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带着他们学画画,做游戏。
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洪生坦言,今后图书大厦的定位,是以图书为依托,打造文化体验场和都市人的城市书房。
多元经营,畅享乐园书为本
拥有7D影院、创意工坊、阅读体验馆……按照整体构想,传统新华书店未来将不仅是购书超市,还是体验休闲时尚文化的畅享乐园。以书发端、以书为本,是这个乐园的最大特点。
步入北京图书大厦三层,阵阵咖啡香气扑鼻而来。身处餐饮娱乐业发达的繁华商圈,开在书店一隅的咖啡厅何以立足?
答案是书。在图书为主要的装饰元素下,在温馨浪漫的环境中,让爱书人在此安静地度过一段美好时光,就是竞争力所在。
李湛军认为,为了留住书店的文化味,在改变传统书店相对单一的经营模式大背景下,具体的操作方式仍是以“书文化”为核心,使多元化的经营与图书经营相契合。改变过去为读者服务的扁平化认识,转为为买书人提供立体化的服务。
据介绍,稳步推进改革举措较好遏制了图书销售急速下滑的趋势,北京发行集团所属各图书销售机构2014年利润比上年同比增长了34.4%。业内人士透露,发行集团依然是北京宣传文化系统效益最好的国企之一。
改革措施还在继续。下一步,北京发行集团将拿出一个有规模的书店进行尝试,完全颠覆传统的运营模式,摒弃“进货—卖书—挣差价”的传统营销模式,尝试打造全新消费服务平台,夯实新华书店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基础。
在提倡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的今天,这样的改变将令多方受益。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张焱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