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状看,智慧城市产业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毋庸置疑,预计其产业基本格局在未来5年内可大体确定。但令人担忧的是相关的应用方案和商业模式并不成熟,更没有摆脱业已形成的以“铺摊子、上项目、单打独斗、互不联通”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发展方式”。由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发展速度快”与“模式不稳定”,可看作是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
从趋势看,智慧城市产业的竞争和发展,已开始脱离大家一直比较看重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并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到“平台”和“生态圈”的层面。在未来能占领市场的企业,必定要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以便把资源和力量聚焦配置在产业战略制高点,并为消费者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但仅有“平台”还不够,为了避免重蹈“产业同构”和“同质竞争”的覆辙,有战略眼光和胸襟的企业家,还需及早布局重构价值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弱化恶性竞争,最大限度培植协调合作环境,以“共同成长,共建共赢”为理念,形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生态圈。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称为智慧城市产业如何实现自身“智慧化”。这种智慧不是“科技”的,而是“文化”的,在本质上是智慧城市产业如何“学聪明”和“会做人”,能够用很多的办法、手段、策略和战略,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解决拖累自身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为企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建立“开放共享”“互利互惠”的生态圈。一是以融资能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资本运作生态圈。二是以规划设计能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规划生态圈。三是以交付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产业链生态圈。四是以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服务运营生态圈。五是以数据经营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数据运营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