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届政府“大道至简”的行政理念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中迎来自己的新局面。随着持续“放权”及“土地财政”的萎缩,政府需要更为合理的财政来源,这就为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城市领域提供新的战略契机和更大的拓展空间,政府也会为此提供必要的新渠道和更多的支持性政策。
从2005年开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政府依然主导但将不断后撤、社会资本强势涌入但依然不会十分平坦的新常态。来之不易的各种社会资本,需要制定与此新常态相适应的新战略、新规划和新策略,以便在充满机遇和变数中赢得主动及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更加认真地开展政策研究,结合新常态的背景把握其内涵和实质,确定社会资本进入的领域、时间和程度。二是要更精准地把握现状和主要问题,结合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新要求,尽可能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并提升社会资本的效益。
如何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基于如何理解和认识智慧城市。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认识,可以用三个词概括:“人文+融合+社会化”。在顶层设计上,以人文理念来引领技术应用;在业务架构上,以数据运营来促进各应用系统融合;在建设方式上,充分激活社会力量参与。一是顶层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植入智慧城市专项发展规划,将自身定位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协助者与完善者,而不是自己去做城市规划。二是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两大板块。由于现在数据共享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很多,估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容易解决,所以我们的策略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和“一点一点地做”。三是通过PPP(公私合营)模式的运用和创新,搭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圈性质的智慧城市业务平台,推进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及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