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

    身边的科学

    清华调研显示:人均室内PM2.5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4倍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3日 06版)

        当你戴着口罩行走在室外,试图隔离PM2.5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室内PM2.5的暴露量比室外还高?清华大学4月22日发布的首个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现代人室内所处时间普遍高于室外,人均室内PM2.5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此外,办公室空气质量优于家中,17层以上的室内PM2.5等级最好。

        这一结论来自该校调研团队历时4个月采样的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覆盖北京市13个区县7703个地理位置的室内PM2.5数据。结合采样数据,研究团队计算出志愿者日均PM2.5暴露量为2018.6微克·小时每立方米,人均每日肺部吸入的PM2.5潜在剂量为787.3微克,其中室内PM2.5暴露量和潜在剂量占到每日总量的8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每天有20个小时左右都待在室内。”该项目负责人、清华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张林说。

        暴露量是指PM2.5浓度在24小时内量的总累积;潜在剂量则是结合每人的肺活量,在一天时间里被吸入的PM2.5剂量。张林表示,正是因为人在一天中待在室内的时间远长于室外,所以室内这两个数值均高于室外,但室内环境是可以通过开窗、开空调等方式来调节的。

        调研结果显示,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82.6微克,属于轻度污染,并且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室内PM2.5大于每立方米75微克。在总体平均意义上,室内PM2.5浓度与同期室外PM2.5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这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的室内PM2.5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楼层在17层以上室内PM2.5等级最优,距离主干道大于500米的建筑略优于500米以内的建筑。

        报告还指出,开窗通风的作用则因室外情况而异。在室外PM2.5监测值低于每立方米75微克时,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而在室外PM2.5监测值高于每立方米150微克时,开窗通风则成为室内空气质量的破坏因素。

        张林表示,虽然室内外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未来团队将会与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合作,基于大样本量数据,探究PM2.5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