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市南一张床,不要李沧一间房。”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是青岛人安家置业的不二选择。市南,位于青岛南部,凭海临风红瓦绿树;李沧,则在北部腹地,曾经工厂林立环境堪忧。
“应该说,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契机,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加快了一个老工业区的转型升级之路。”青岛市李沧区委书记李奉利说。从彼时到现在,经过老企业搬迁、河流山体治理、旅游生态再造等一系列大动作,一个生态环保的新城区蓬勃而生。
老工业企业搬迁:搬出一片产业和蓝天
“2008年,青岛市共有110家企业列入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计划,其中55家都在李沧区。”李沧区发改局工作人员张孝礼回忆说,“这是一片具有百年工业历史的老城区,在搬迁改造中,我们的原则是既要体现时代发展又要保留传统风貌,即‘尊重与改变’。”张孝礼说,尊重就是对有些企业不能连根拔起,要去枝留根,保留其工业遗产、上游研发或下游服务,改变就是保护和再利用。
始建于1921年的青岛国棉六厂,被一家公司收购整合后,变身为M6创意园,而废弃多时的山东外贸抽纱二厂仓库也被打造成为1688创意产业园。
河流生态治理:以人为本让百姓受益
李村河发源于崂山山脉的石门山麓,全长17公里,穿越李沧区全境。“以前这段河污染特别严重,沿途一些工厂和村庄的生活垃圾都往河里倒,河水可臭了,河里没有鱼,沿岸没有树。”家住李沧区庄子村的刘高峻回忆说。
“李村河的治理突破了传统治河理念。”李沧区生态商住区建设办杨逍介绍说,以上游治理为例,充分利用河床,引入了城市“绿道”的设计手法,将亲水性、实用性、观赏性和原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建了17处休闲广场、20处健身场地、4处儿童活动中心以及14处自然溪流亲水景观,在满足河道泄洪、确保全面截污的基础上,达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
如今,17个城中村的两万多户居民回迁到风景如画的李村河上游周边。
南有“海”北有“园”:青岛腹地春光无限
2014年,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的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这一盛会促进了李沧区由传统产业功能区向生态新区的转型。
青岛世园会园区在闭园两个月后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积极筹备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李沧区旅游局咨询中心办公室主任吕光亮说:“世园会后,我们充分发挥这一盛会的后续价值,努力将‘世园会园区’打造成为与青岛海滨、崂山风景区并驾齐驱的旅游高地,让全世界的游客来到青岛以后,不但可以领略南部的山海风光,还可以深入北部腹地,体验具有世园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
“李沧区有什么?李沧区是什么?李沧区要成为什么?”李奉利说,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在一个城区的转型升级路上,才会走得更快做得更好。
(本报记者 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