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定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有很多仁人志士。历史的天空映照着今天的我们,在保定学院百年育人史册上,同样英才辈出。20世纪初,保定二师学生的爱国热血感动了中华民族,而当历史的脚步刚刚迈进21世纪,一群年轻的学子走出母校大门,走向戈壁大漠,走向雪地高原,稚嫩的双肩扛起了郑重的承诺。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这个群体,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
在大漠深处,他们长成了一排胡杨
刘世斌(保定学院外语系党总支书记):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无法忘怀的记忆,于我而言,新疆便是。15年前的那一幕,至今仍记忆犹新。2000年的夏天,我受学院党委委派,护送我院15名同学奔赴新疆且末县,那里是他们走出大学校门的第一站。
硬座车厢,拥挤简陋,漫长的旅途,窗外单调的景色,不断稀释着这群孩子美好的憧憬,随之而来的是疲惫和枯燥。
到了库尔勒,大家一头扎进宾馆休息。第二天,换乘汽车,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300多公里的跋涉,我们到了大漠的最深处——塔中。猛一抬头,看到了路边高高竖立的牌子,一些同学念出了声:“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经过5天4夜的辗转奔波,我们走完了5000公里的漫漫征程,到达了向往已久的且末。尽管学校早已做了细致的准备,但依旧无法掩住这所学校的简陋:几排平房,泥土地面,剥落的墙皮。但是他们很快融入其中,和班里的孩子们打成一片。
完成护送任务,当我满是担心和他们告别时,在校门口,他们站成一排手挽着手,向我高喊:“老师放心,母校放心,我们在这里一定会好好的!”透过车窗,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的泪花。他们将紧握的手高高举着,那分明是在宣誓:青春无悔!他们,俨然是大漠深处坚韧而顽强的胡杨。
大爱传道 立德树人
赵云耕(保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我至今珍藏着王伟江到且末之后,第一个教师节写给我的信:“且末二中的教学条件太艰苦,现在建超教初一7个班,我教初二6个班,还有初三2个班。据说明年的教学条件就好了,老师您放心。”
每当我读起这封信,思绪就会回到2000年暑假前那个酷热的上午,体育系学生王伟江和女友王建超来找我,告诉我他们响应学院党委号召,想去新疆支教。我鼓励他们,只要有志向、有梦想,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闯出一片新天地。
刚到且末时,他们住的宿舍是平房,门窗密封不好,每次沙尘暴袭来,宿舍里的锅碗瓢盆、床单被褥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土。
气候毕竟能够习惯,而最让他们揪心的,是结婚第三个年头降生的孩子。为了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王建超把刚满7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这一别就是两年多。
南疆的风沙磨砺,母校和父辈的期望,给这对年轻的夫妻增添了些许沧桑,也让他们取得了成就。支教以来,他们先后荣获州、县、校三级总计25项荣誉,王伟江还被提拔为且末中学总务处主任。王伟江说:“我和建超没有什么感人的事,就是普通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刘玲娣(保定学院中文系教师):司会平是我校2003届毕业生,她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入学时,因为家里困难,父亲向许多亲戚和乡邻借钱依然没有凑够学费,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她完成了学业。毕业前夕,得知西藏教育部门来招聘教师,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但她的母亲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经过认真的思考与权衡,司会平最终还是选择了去西藏。无奈伤心的母亲没有来送女儿,临别前,司会平走到我面前轻轻地说,“老师您能抱抱我吗?”我知道,那是女儿对母亲怀抱的渴望,我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
一别就是11年。当我们再次相拥时,我怀抱中的孩子,已经成长为日喀则地区的“教学能手”“汉语教学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是藏族孩子们的“汉族妈妈”了。
世上哪个父母不爱儿女?哪个儿女不念双亲?在这个西部支教群体中,他们都是最有孝心的儿女,也是最有爱心的父母。只是,他们把最大的孝与爱,献给了西部边陲的父老和孩子,献给了神圣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用坚守实现梦想
李桂枝(新疆且末中学教师、保定学院毕业生代表):2000年,有1000多名学生的且末中学只有40多名老师。当辗转5天4夜的我们终于到达且末县时,看到排着整齐队伍,满面笑容迎接我们的师生,立刻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庞胜利,保定学院2000届政教系毕业生。毕业前夕,他已经在涞源县联系好了工作单位。4月初,庞胜利把自己要去新疆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一直沉默,母亲去世后,父子俩相依为命。可最后,庞胜利还是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荀轶娜,保定学院2003届英语系毕业生。刚来且末时,她那圆润动听的嗓音,流利的英语吸引了所有的学生。由于学校英语老师短缺,她一个人带了3个班的课,每天至少连续上三四节课。学生们的成绩越来越好,可她的嗓子却越来越沙哑,由于一拖再拖,最后竟成为声带结节,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音色……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十几年来,一个个平凡的人用自己的付出,成就了边疆孩子们的梦想。因为热爱,我们愿意选择坚守;因为热爱,我们愿意担起师者责任,并一生为此努力。
做高原上最亮、最温暖的烛光
徐景星(保定学院党委常委、办公室主任):200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教育局的领导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保定学院招聘。曾经在别的省市吃过“闭门羹”的他们,没有想到保定学院的学生如此踊跃,几十人、上百人报名。且末县教育局的领导喜出望外,立刻向县里请示追加名额,最终确定了1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且末县执教。
在他们的感召下,两年后的8月,保定学院的10名学子又出发了。“到西藏教书去”——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更加遥远的日喀则,一个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
一代代学子就是这样选择到西部,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他们用自己十余年的坚守证明着:扎根西部也能绽放出最灿烂的青春。
青年先锋 时代楷模
马丽娟(保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因为工作关系,我跟西部支教的同学接触比较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西部?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们走过十几年艰苦的岁月?
闫俊良见证并参与了西藏南木林县的发展建设。他说:“不是没有机会回到内地,看着自己教过的孩子长大了,我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以我愿意一辈子在这儿教书。”
赵艳菊一直记得来新疆前父亲鼓励她的话:“想去新疆就去吧,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这是光荣的事。我们支持你!”在她的影响下,弟弟赵国宝2005年毕业后也来到新疆且末县中学工作。2009年,年近七旬的父母为了让姐弟俩安心工作,毅然把河北老家的房子变卖,也来到新疆。
今年寒假,我见到了在西藏南木林县一中任教的徐建旺。十几年的高原生活,使他面色黝黑,俨然一个地道的高原汉子。徐建旺的爱人王俊娟也是我校的毕业生,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紫外线过敏症,长期用药,她说自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就体弱多病,不忍看着孩子被病痛折磨,他们只能狠心地把孩子送回了河北老家。三年的假期,夫妇俩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看病。可每年一开学,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学生面前。
整理十几年来陆陆续续记下的文字,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一个个青春的故事浮现在我脑海中。同学们用不畏艰苦、扎根边疆的高贵品质,用倾心育人、民族团结的师者大爱,用矢志不渝的坚守、泰然自若的崇高境界,给了我最好的答案,也为我上了精彩的人生一课。
(本文摘编自“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七场活动的现场演讲实录,光明网记者康慧珍整理)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李晓华:
15年来,保定学院107名毕业生扎根边疆,无怨无悔。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大我、大爱、大道,充满了正能量,模范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们给出了一个人生价值的“坐标系”,有三个要素:其一,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价值方向;其二,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的价值路径;其三,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价值平台。他们给出的这个答案,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思考的。
正像刚才李桂枝所讲的,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需要,才有意义、有价值。他们情动沙漠、教书育人的青春轨迹,诠释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的青春最豪迈”的真谛,他们堪称时代的先锋!我们应该向这样的时代先锋致敬,学习他们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人生追求,学习他们乐观向上、敬业奉献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学习他们倾心育人、民族团结的师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