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5日 星期三

    新闻人物

    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大漠青春”别样精彩

    作者:本报通讯员 米建军 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5日 04版)
    2014年4月,部分保定学院第一批赴新疆支教的毕业生再次在且末县当初留影的地方拍照。(资料照片)
    2000年8月,保定学院第一批赴新疆支教的毕业生在新疆且末县的合影。

        近日,记者获悉,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单位主创,取材于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事迹的电影《大漠青春》已完成拍摄剪辑,将于五四青年节前后正式与观众见面。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是一个把青春与梦想安放在祖国西部的有志青年的集体,他们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放弃内地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远离家乡和亲人,主动选择扎根西部,教书育人播撒大爱,在大漠深处和雪域高原唱响了一首追寻梦想的青春之歌。

        2000年,求贤若渴的新疆且末县教育局到内地招聘人才,保定学院一天之内就有数百名毕业生报名,这让前来招聘的同志非常感动,临时增加名额,一次就与15个人签了约。

        奔赴西部之前,几名预备党员在“七六护校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学校为15个人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8月,一路向西的列车带着他们出发,开启了一段别样的青春旅程。也正是从这个火热的夏季开始,保定学院与西部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2年,西藏日喀则教育局来保定招聘。虽然这次要去的地方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但保定学院的毕业生们报名依然踊跃。因为名额有限,甚至还传出了“投硬币定人生”的佳话。那是同为数学与计算机系的两名毕业生,成绩一样优异,选择一样坚定,为争一个去西藏工作的名额,最终两人只能以投硬币的方式决定去留,结果甄纪兜成为日喀则市三中的教师。这次共有10名同学奔赴西藏,其中被分配到海拔4000米的南木林县中学的岳刚、徐建旺、闫俊良经受了最为严峻的考验:住在废弃的院落,蒿草足有半人高,两排土坯房,不是漏雨就是落土;做饭要用牛粪生炉子,喝水得到河里去担。到学校上班,有几百年历史的尺把宽的铁索桥是必经之路……但这一切都没吓住他们,三个小伙子在高原教坛中一天天磨炼着意志,增长着才干,很快成长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坚。现在,岳刚已经是二中的副校长,徐建旺和闫俊良分别是一中和二中的教导处副主任。

        2003年,2004年……2014年,保定学院共有百余名毕业生怀揣梦想背起行囊,奔赴新疆、西藏、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等条件艰苦的地区,用岁月的坚守和无私的奉献,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青春历程。2014年1月15日,本报在头版报道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本报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代表回信,对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更多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本报通讯员 米建军 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