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外发布,供销社全面改革发展之路迈向新的起点。而在2014年4月,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已在河北、浙江、山东和广东四省推开。
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村金融滞后等农业“短板”,河北供销社通过土地托管、金融创新、电子商务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
土地托管:让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
阳春四月,河北曲周县到处洋溢着绿色和生机。公路旁,政麟食品有限公司高大的库房十分显眼,工人正在忙着把饱满的冷冻保鲜玉米运出送上运输车。
“以前家里的几亩地种的都是普通玉米,今年跟政麟公司签了订单,把家里的田地全部种上了甜玉米,保底收购价比普通玉米每亩要高出300多元。”在现场,曲周县石韩村村民石贵宗对记者说。
让石贵宗等农户获益的源于土地托管模式。
近年来,曲周县供销社依托下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供销社+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方式,通过土地托管,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集中起来,发展订单农业和托管土地25000多亩,紧跟市场需要发展特色种植1500多亩,带动农民增收达2000多万元。这种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农户、供销社的“双赢”。
目前,河北省供销社系统已在45个县开展土地托管试点,托管土地56万亩。通过土地托管,河北省供销社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
电商平台:“网上供销社”风生水起
“通过‘农交汇’电子交易平台,我把收获的白山药以5元1斤的高价卖到天津人人乐超市,比往年高0.3元1斤。”河北省安平县群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中须在电话那头难掩内心的喜悦。
就在去年秋天,安平县白山药丰收了,但却没有销路,王中须心中焦急万分。
“省供销总社了解到这个情况,帮助县里把白山药信息发到电商交易中心——‘农交汇’,在网上进行专题推荐,一下子吸引来广东、重庆、四川等地众多客户,这样,我们合作社500多亩地白山药的销路才有了保障。”王中须说。
“如今,农业生产方式变了,组织方式变了,供销社需要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优势,这是为农服务的需要,也是供销社自身发展的需要。”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综合业务处调研员王立波说,近年来,河北供销社抓住互联网商业新契机,加快建设“网上供销社”。
2013年7月,河北供销社“农交汇”正式上线运营,2014年交易额达到200多亿元,交易品种包括板栗、白山药、杂粮、金银花等18个品种,参与交易的商户达1.7万家。这个平台,不仅减少了农产品入市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网络,创新了农产品交易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河北特色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走进千家万户。
金融创新:打通农民融资链条
“幸好有供销社担保,否则4年前的一场资金危机差点就毁了我的合作社。”谈到几年前的遭遇,河北省滦县杨柳庄镇王庄子村苹果专业合作社社长吴建合依然记忆犹新。
2010年9月,吴建合的合作社收购苹果时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最后,靠供销社新合作投资担保公司担保,获得600万元银行贷款,资金难题才迎刃而解。
连续3年,新合作投资担保公司都在支持吴建合的合作社。现在,这个合作社已经成立了检测中心,发展种植基地4000亩,带动农户3000多户,注册的燕滦牌苹果商标成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面对“三农”金融服务力量薄弱现状,河北省供销社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新合作投资担保公司,组织合作社社员成立资金互助社,开展资金互助、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探索创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融资、担保、保险、产权交易等全链条服务。
“农民需要什么,供销社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邓沛然表示,河北供销社的目标,是把供销合作社办成真正符合农民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保姆式”全程社会化服务。
对于供销社的发展,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表示:“深化供销社改革,不能缩手缩脚,要主动涉猎农民需要的新领域,特别是要在合作金融、农业保险等领域,寻找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新支点。”可喜的是,河北省供销社正朝着这个方向稳步迈进。(本报记者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