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益发彰显出路遥所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非同寻常的意义:因真实记录了一个时代而成为历史的备忘录和生活的教科书。而厚夫先生历时10年茹苦含辛创作的《路遥传》一书,为路遥这位记录时代的英雄立传,从而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个不可或缺的空白。作为路遥的朋友和同时代的作家,我曾写过一部不长的《路遥的生前与身后》,后收入笔者所著《中国的西北角——多位学人生涯的探寻与展示》一书中。但我认为,在已经发表和出版的众多关于路遥的回忆录、印象记、一夕谈中,厚夫先生的《路遥传》是最为厚重出色的一部。
一
作为传记文学,尤其是以路遥这样在当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为传主的作品,是否能够真实地再现路遥短暂却辉煌的人生,是考量作品成败的关键。路遥生前虽因《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全国获奖而享盛誉,但作为传记文学并不以结局辉煌降低难度。相反,文学界和读者更愿意了解一个真实的路遥。这样,关于路遥在“文革”中曾任造反派头儿,涉及“人命案”的问题,家庭矛盾乃至婚姻破裂的问题,《平凡的世界》曾遭冷遇等一系列的问题便都突显出来,如一道道障碍横在作者面前,如何处置?不仅面对尊者、贤者,还有健在的亲属与朋友圈,还有历史与社会的期待、学人的良知与责任……
我在捧读《路遥传》时,首先泛上心头的便是这些问题。我以挑剔的眼光注视后发现作者对难题没有回避,亦没有轻描淡写,而是充满勇气,连丝毫的犹豫也没有,直接面对,秉笔直书。关键是作者备足了功课:寻访了多位亲历者和当事人,查阅了大量档案和文件,引用了多位参与者的回忆和文章。切实做到无一事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比如关于“文革人命案”,首先如实描述路遥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参加红卫兵,并因出色的组织能力当选“红四野”头儿的事实,这其中既有大潮涌动的社会原因及时代背景,又有路遥自身不乏青年学生的狂热,身处苦难之中企图改变命运的渴求,同时还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分清醒,武斗关键时候保护了老干部。当年调查档案也清楚记载:“红总司”白振基在4月18日早晨已经死亡,将白振基尸体扔进天窖也与王卫国(路遥)无关。用事实还了路遥一个清白。在婚变问题上同样如此,设身处地替双方着想,客观表述,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以理性剖析,入情合理,没有为贤者讳,为尊者忌。
本书在细节上也力求实话实说。传主为著名作家,必然要涉及重要作品的诞生,比如《人生》,据路遥弟弟王天乐回忆,1980年5月,他与路遥在延安有一次长达三天三夜的谈话,就是这次,路遥完成了中篇小说《人生》的全部构思。但作者经过考证,认为这不是事实,因有充分的资料证明早在1979年路遥就开始了《人生》的写作,只是不顺利,而弟弟王天乐的人生际遇给了路遥很大启示,最终完成作品才更接近事实。正是厚夫先生严格遵循了“修辞立诚”的古训,不伤传主,亦不伤生者;坚守对人对事严肃认真的学人风范,保证了《路遥传》严肃的存史价值和纯粹的学术品位。
二
厚夫的《路遥传》采取了编年史的方式,虽然传统,却因抓住了要害与传主性格特征,把路遥人生划分为13个关键章节,突出重点,在坚守学术品位的前提下,又兼具文学的神韵风采。路遥短暂的一生,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创造了非同寻常的文学传奇,至今余响不绝,也留下众多之谜与研究空间。厚夫抓住路遥价值的核心是奋斗;是向苦难向命运挑战。他初省人事便与饥饿为伍,与穷困做伴,窘迫、卑微、失学、失业,凭着一种不甘心、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顽强拼搏,奋斗终生。不管社会和时代怎么变化,任何时代都是人的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社会,抓住了人、尤其是年轻人,为改变命运的渴望不会改变。路遥就是从中国西部底层社会奋斗出来的典型。路遥与他作品中的高加林、孙少安、孙少平们何其相似。把传主的人生阅历与奋斗精神与传主塑造的主人公从酝酿、构思、写作到一波三折的出版过程交织起来,或浓墨重彩,或工笔细描,一个极度自卑又极度自尊的路遥;一个精神上强大与心理上脆弱的路遥;一个敢于向高傲的文坛挑战的孤胆英雄;一个真实生动、血肉丰满的路遥呼之欲出。他悲壮如山的人生故事,光焰不息的文学精神,在《路遥传》中得到真实的还原与艺术的再现。
三
整部传记线繁、面广、人众、事多,却无浮泛之嫌,有厚重之感。作品以路遥为主线,从小学到大学,从乡村到省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城乡交叉,婚姻家庭,发小亲友,农工干商,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新时期文学的事件与风波,坚实苍凉的黄土高原与星光闪烁的青春理想,传主的贫穷苦难与攀登文坛高峰的荣耀辉煌都在传记中得到充分反映。
当然厚夫也有独具的优势,他与路遥是同乡且为忘年交,在路遥母校任教,广泛收集资料,主编多个版本《路遥全集》,亲手创建路遥纪念馆并担任馆长。为写好《路遥传》,十分用心、专注和执着。在路遥逝世20周年纪念时,笔者与厚夫在路遥刚落下满地雪花的故乡有过一次交谈,过后为寻找路遥的手稿信件又多次通话,很为他的精神感动。为写《路遥传》厚夫下了很大功夫,历时10年,遍访当事人与知情人,做到了事必合理,言必有据。对有争议、有是非、有质疑的事件认真地梳理,态度鲜明地写出真相。如果说陕北乃至中国奋斗中的农村青年苛刻地选择了代言人路遥,至今对《人生》《平凡的世界》保持持久不衰的喜爱;那么,文学史及广大读者对写《路遥传》也几乎是同样苛刻。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路遥传》表明厚夫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因为它填补了路遥研究上的一块不易补上的空白,也在同类传记文学中达到少见的高度。
(作者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