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多支“工业4.0”股大涨甚至涨停。“工业4.0”概念正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掀起旋风。
有人说,这股风还会越来越强劲,而且并不只是资本市场的热闹和喧嚣,一场工业革命将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的“工业4.0”概念,被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颠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将深度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从而将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和生产成本的优化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是工业4.0的基本特征,希望将物联网和智能服务引入制造业,从而带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并不只是德国一个。尽管提法不同,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成为这股浪潮的推动者: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而中国政府的顶层设计——“中国制造2025”给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新动力。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目标是用30年时间,通过“三步走”的战略,推动中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据报道,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在加紧制订中,并将很快上报国务院。有人预言,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工业4.0将催生数万亿的增量市场,有望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巨风来了,如何乘风前行?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能否抓住此次产业升级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巨大机遇。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多项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这些都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制约。有数据显示,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综合成本已经与美国本土部分地区接近。工业4.0给工业生产和商品消费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周期缩短、价格下降、对客户定制产品的反应更快、产品实现按订单生产而不是盲目生产再费力推销、资源更优化、能源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更高。中国别无选择,必须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以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制造业的竞争力。
工业4.0的三大主题都离不开“智能”,制造业的永恒生命是精密严谨的“制造”。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工业的灵魂和产业竞争的取胜法宝。无论是美国式的创新活力,还是德国式的精密制造,还是日本式的契合人心,在引起人们的崇拜和引发产品抢购的同时,也在引发深刻的思考:中国制造的灵魂在哪里?如何获得?
专家指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变成现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且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阶段。进入工业4.0时代,有些产业甚至要一下子跨越两个大台阶。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中国要在新的格局中胜出,到底靠什么?
不容置疑,创新驱动将成为铸造中国工业灵魂的根本动力。在新常态下,中国工业需要创新的超常态发展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刚刚公布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竞争环境、导向机制、激励政策、培养人才、构建科研体系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整体性的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制造4.0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