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哪一块?”
“最大的困难还是将工商、税务、质监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号’。”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之间。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工商总局考察时强调,要抓紧推进“三证合一”等改革,年内力争实现“一照一号”,这意味着商事制度改革将再啃“硬骨头”。“三证合一”是哪“三证”?怎样“合”?“合一”为企业减负几何?将对我国的市场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审批瘦身:一站式受理服务
“三证”指的是企业原来在登记注册时分别依次申请的三个证书,即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
“合一”怎样合?
“各地推进‘三证合一’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三证统发’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三证合一’,只是合并办理、三证统发。二是‘一照三号’模式,是将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统一记载于工商营业执照上,实现三证合为一照,一照上记载三号,三号包括企业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号。三是‘一照一号’模式,这种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三证合一’,是‘三证合一’的最终目标,即在工商营业执照上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不管哪种模式,其基础都是一表申请、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互联互通。
部门间接力式的办理方式转变为一站式审批服务,离不开部门联动。申请人在设立登记时提交一份申请材料,各部门通过网络实现电子档案的数据共享,实行限时办结,这样的“瘦身”方式,既节约了行政成本,也提高了审批效率。此外,一站式的审批也从源头上堵住了漏税的“空子”。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看来,“三证合一”实现了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信息共享,在加强税收征管、实施信用惩戒、严格市场退出等方面强化了部门联动,同时形成了监管合力,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协同性。
企业减负:省时又省钱
从在沈阳市铁西区政务中心三楼的集中办理大厅递交材料,到拿到公司变更登记信息后新核发的营业执照,辽宁小伙儿孙德润只跑了一来一回两趟路,只隔了5个工作日。
“以前我也帮公司办过一次变更登记信息,几个部门跑下来得来来回回好多趟,从申请到拿到新证算下来至少也得15天左右吧。”拿着“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享受着改革带来的便利,孙德润深有感触。
办理时间缩短,企业可以提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效益。以北京通州为例,“三证合一”实施前三个证照办下来的时间平均为15到20个工作日,实施后平均为4个工作日。而为企业减负,并不仅仅停留在省时上,更在于实实在在的节省物质成本上。
据了解,由于“三证合一”取消了组织机构代码证,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制度也因此同步取消,原本的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工本费、技术服务费、证书费用和年检费也暂停收取。在辽宁,仅取消新设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收费一项,试点地区两个月1975户企业就涉及近30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三证合一”有利于整合部门资源,统一事后监管,也有利于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的不必要干预,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破题之路:“一照一号”还有多远?
2月底,我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079.1万户,同比增长15.48%,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1.05万户。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离不开商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了解到,截至3月23日,全国已有26个省市区实行了“三证合一”试点,试点模式以“三证统发”和“一照三号”为主,海南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宿迁市正在拟定“一照一号”试点方案。
试点至今,改革存在哪些难点?实现“一照一号”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从试点推进的过程来看,存在着对改革思想认识不统一的问题。有的部门认为相关证、号不能取消;有的部门认为实行‘三证统发’就是做到了‘三证合一’。”此外,刘俊海表示,要实现真正意义的“三证合一”,也就是“一照一号”,还存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不统一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由于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发放依据及覆盖面各有不同,一些试点地区的企业凭“一照三号”的营业执照在办理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手续时,会遇到不予认可或拒绝办理的问题,给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带来困惑。对此,刘俊海认为,实现“一照一号”,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或规定,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清理和修订并要通力配合,推动“一照一号”商事制度改革在今年年内落地生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出台是实施‘一照一号’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案的出台。“一照一号”的路线图正越发清晰,今年年底,这块被啃下的“硬骨头”将进一步点燃市场热情。(本报记者 陈 晨 郑北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