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美丽的照金小镇如同镶嵌在群山中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路宽了,家美了,日子过得有滋味了……这些,是栖居在红色旅游名镇照金群众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依靠红色旅游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城镇化正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山窝窝里的“小城市”
“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这么好的小洋楼。”近日,记者来到照金采访时,90多岁的老红军潘西顺笑呵呵地说。
老人说的小洋楼,是指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安置区——照金新苑。这些依山而建的红房子一栋挨一栋,如同森林中的别墅。已经住进新家的照金村村民丁福堂告诉记者,现在住房改善了,环境改善了,商业街也红火起来了,啥东西都有,与城市没啥两样。
像丁福堂一样,照金村300多户村民,都不用出山窝窝,就可享受如城市般便捷的生活,而这里的自然环境,又是城市人梦寐以求的。照金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在崭新的校舍里上课了,他们的教学楼、教学设施、宿舍、食堂、塑胶操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伴随着政务服务中心、客运站、医院等设施的完善,照金老区群众的社会保障也更加完善、更加健全了。
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照金的城镇化建设,倏然间使老区群众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每天早早起床,穿上工作服,到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班。
小村里的“企业集团”
照金资源丰富、人文荟萃。历史上,“药王”孙思邈、唐楷大家柳公权、山水画家范宽等,都曾从照金的一草一木中汲取精华。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起点,照金又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旅游配套匮乏等问题,成为老区群众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经多方筹谋,2012年,一个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红色文化旅游名镇和全国“红色城乡统筹”典范的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全面实施和铜川转型发展为背景,以“红色是旗帜、民生是根本、产业是支撑”为宗旨,以“红色即民生”“无伤痕开发”和“尊重历史、因地制宜、民生为本、创意为魂”为发展理念,通过红色旅游与城乡统筹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社会管理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就业与扶持创业相结合、短期成效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来实现。项目具体由陕文投集团与铜川市政府、陕煤化集团三方联合实施。
“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只有彻底的城镇化,彻底的城乡统筹,才会得到群众的最大理解和支持,才能激发出群众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彻底解决照金的民生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陕西照金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文涛说。
照金村集团由照金村委会和当地村民自愿入股组建,经过几年快速发展,照金村集团现在已构建起特色产品体系和业务板块,下属的农业公司、物业公司、景区运营管理公司各项业务运行良好。公司生产的核桃油、亚麻油、高原山地干果等特色农产品已经走向市场,“照金”品牌风生水起。而今,一些村民既是照金村集团的股东,又是照金村集团的员工。
同时,通过承接政府服务采购,照金村集团已全面参与到镇区、景区的物业管理、景区管理、劳务输出等业务中。照金村集团还专门挂牌成立了照金红色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完成园林绿化、景区管理、市场销售、手工艺品、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6个门类共计300多位村民的技能培训。
针对照金红色旅游不断升温的情况,该集团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先选择当地村民及周边群众就业。
具有创新的制度设计
“新型城镇化是关乎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照金的新型城镇化,把民生改善作为核心,把文化旅游作为产业方向,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老区发展的道路。”陕文投集团总经理王勇说。
为确保老区群众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照金村集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方向,展开了五大收入保障的设计和实业平台的搭建,即通过“土地流转收入+工资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创业收入+股份收入”的收入保障结构,确保家家有就业、户户有保障。
而在产业培育方面,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充分依托薛家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大香山、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等红色资源、绿色资源,有效挖掘《溪山行旅图》、耀州瓷、养生文化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文艺术资源,在文化梳理、项目设计、产业规划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布局,努力实现文化旅游商业的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游览路线长、体验产品多、配套服务好、商业效益佳的规模效应,形成了包括户外游、自驾游、徒步游、写生游、避暑游、休闲游等多种旅游方式的业态,开始从单一景点向规模化旅游带、旅游景区转变,从浅度观光游向深度休闲体验游转变。当地的产业结构也从传统农业、传统商业向文化旅游业、服务业调整。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