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的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发展成果、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才有意义,改革才有动力,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才能既生机勃勃又和谐稳定。
“两网融合”为民服务零距离
——访江苏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代表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江苏省淮安市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为目标,探索出一条党的组织网络与社会治理网络“两网融合”的新路子。就此,记者采访了江苏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代表。
记者:“两网融合”能为百姓解决哪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姚晓东代表:“两网融合”是淮安探索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实践表明,这一融合能破解“两网”单独运行时作用发挥交叉重叠、资源利用不足、人员力量分散等难题,有效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以淮安清河区为例,去年全区38个社区党委下增设272个党总支,与181个社会治理网格融为一体,实行基层党建网格与社区网格的“两网融合”。去年以来,全区为民办实事2107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0.94%。
记者:在“两网融合”上,淮安做了哪些探索?
姚晓东代表:首先是推进组织融合,联系服务群众零盲点。淮安各级党委把党支部建在社会治理网格上,把党员放到楼栋里、岗位上、群众中,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
其次是推进力量融合,联系服务群众零缺位。淮安在网格党支部开展以“有组织、有班子、有阵地”为核心内容的固本培元行动。将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社会义工、产业协会、社团组织五支力量融合,按角色分成“服务团”“顾问团”等,被整合的种种资源,犹如织成的一张大网,形成了强大的社区治理合力。
最后是推进机制融合,联系服务群众零障碍。淮安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到为民服务的机制创新上来,融合了民情收集、困难帮扶、挂牌销号、督办回访等机制。以融合困难帮扶机制为例,过去的这一年,党员深入居民小区拉网式摸排,弄清了困难群体情况并建立动态数据库,使结对扶贫更精准高效。
在转型中温暖民生
——访辽宁阜新市委书记张铁民代表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辽宁阜新市委书记张铁民代表说,“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用真情去温暖民生。”
记者:阜新的经济总量全省最小,城乡居民收入也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怎么能让阜新的困难群众过得更好?
张铁民代表:阜新虽然是一个经济比较困难的城市,但民生问题我们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方面尽量节约其他开支,另一方面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一是兜住底线,保障生活。做到“低保”按时提标、足额发放,应保尽保。二是补齐短板,精准救助。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总工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作用,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点对点”救助。三是创新机制,精准扶贫。2014年,我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6.5万。
记者:阜新是个煤电之城,环境污染曾经比较严重,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做好绿色转型?
张铁民代表:2014年,我们以青山碧水蓝天工程为载体,坚持综合整治理念,启动实施了十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治水方面,启动了细河综合治理工程,12个节点工程开工,流域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四类。在治矿方面,启动扬尘治理、生态绿化建设,实现残煤自燃、滑坡危害有效控制。在治气方面,2014年完成了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工程14项;主城区10户化工企业转移、1户铸造企业转移。在治沙方面,2014年,治理草原沙化25万亩,完成人工造林66.2万亩,全市沙尘天气由31天减少到11天。
让百姓利益最大化
——访湖北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代表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
“改善民生是黄冈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湖北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代表说,以人为本、民生为要、执政为民,已成为黄冈各级部门的工作常态。
记者:黄冈做了哪些工作来改善民生?
刘雪荣代表:近年来,我们投资14亿元兴建了全长458公里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连接7个县市、22个乡镇,惠及230万群众。2014年,投资14.9亿元,建成通村连组公路5465.8公里,改变了山区百姓出行难的“囧境”;投入6.9亿元建设了1237个安全饮水工程,惠及群众139.5万余人;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276万,新农合参合率99.8%。
记者:如何让群众从中真正受益?
刘雪荣代表:改善民生重要的是让百姓感受到政策阳光的温暖。针对养老问题,2014年,黄冈全面开通运行“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并与医疗、家政、餐饮等70家服务加盟商签订为老人服务协议。目前,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已有16068位老人入网,接听电话咨询总量2万多次。全市还新增了50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19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
针对“如厕难”,全市投入3369万元,改造城区旱厕96个,新建公厕249个;投资6.9亿元,兴建或整治塘堰等小水利21950个,解决农村“灌溉难”。
记者:如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
刘雪荣代表:建议国家加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的实施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研究制定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规划,尽早出台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大别山生态补偿机制纳入国家试点。
让群众过更富裕的生活
——访海南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周公卒代表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七年前,一场海南农垦历史上涉及面最广、层次最深和最为艰难的改革拉开帷幕。今天,改革给垦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南农垦总局、农垦集团党委书记周公卒代表。
记者:经过七年的改革,现在垦区群众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周公卒代表: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职工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经过努力,2014年垦区职工群众收入有较大增加,住房、饮水等重大民生建设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扩大,保障性住房涉税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少数民族村队“最后一公里”道路正式纳入全省计划统筹解决。一批涉及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2014年农场职工群众自营经济总收入127.2亿元,增长12.7%。农垦劳动者人均收入4.66万元,农垦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万元,分别增长10.2%和12.3%。
记者:深化农垦改革面临哪些困难?如何确保垦区群众和地方群众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周公卒代表:海南农垦现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大部分农场可再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为有限,完全依靠土地发展规模化产业项目比较困难。农场管理人员较多,职工队伍庞大,工资、社保等负担仍然较重。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社区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市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都制约着进一步深化改革。
同时,我们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尽快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做好农垦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坚持农场企业化方向创新,搞活农场内部机制,继续深化农垦集团内部改革。一方面将充分发挥农垦独特优势,大力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稳妥地创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将以农垦奔小康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民生建设和职工群众增收。
为民办事 由民做主
——访安徽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代表
本报记者 李陈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如何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代表。
记者:作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铜陵的民生改善有什么特点?
宋国权代表:我们连续多年高标准、高质量,滚动实施325项民生工程,惠及全市70多万城乡居民,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民生类支出累计近400亿元。在民生工程组织实施中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项目选择由“政府确定”向“市民做主”的转变、项目建设由“点式安排”向“面上拓展”的转变、项目实施由“注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的转变、项目推进由“完成任务”向“长效机制”的转变、项目考评由“单项考核”向“百姓评判”的转变。
记者: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子有哪些创新?
宋国权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从铜陵的实践看,值得持续探索完善的创新概括起来讲有三个方面。一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年度民生工程项目征集,直接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意见;二是在报纸、网络媒体设立专版、专栏,每月通报民生工程项目实施进展,对民生工程全过程进行网上公示,民生工程整个过程公开化、透明化,通过公示、追踪、曝光等形式,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过程由群众监督,形成全方位社会监督体系;三是每年对历年已建成项目开展“回头看”,定期组织民意调查和群众问计求策活动,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实施效果的社会评价,查找不足,落实整改,效果由群众评判,构建民情民意反馈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