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既是走亲访友的节日,也是购物消费的旺季。节日刚过,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今年春节消费的新特点。
商务部24日发布的消息显示,2015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8日至24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678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1%。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年货、信息产品、大众餐饮、文化休闲等成为节日消费亮点。
大众消费升温 信息消费火爆
春节是消费旺季,各地商贸流通企业围绕喜气洋洋、快乐购物、欢庆年俗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促销活动。
在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的参展企业达2000余家,展出商品近20万种。在黑龙江各地,“三羊开泰闹新春、鹤城欢乐购物行”“冰雪欢乐游、乐购牡丹江”等一系列促销活动纷纷开展。在沈阳,年货大集吸引350余家企业参展,日均客流量近万人,日均交易额达1200余万元。
在微信“抢红包”爆发的同时,许多商家也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微信、微博促销活动,成为拉动春节消费的新亮点。今年微信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支付宝也与品牌商户一起向用户发放约6亿元的红包。因为有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假期商业消费随之升温。
微信方面的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当天,微信联合各大品牌通过摇一摇功能放送红包优惠礼券,商家涉及餐饮、酒店等多领域,囊括了300多个城市的25000家门店。有6%的商家发券量超过500万元,30%的商家发券量超过100万元。
电子红包确实撬动了线上线下的销售额。据悉,春节期间,国美在线发放了近10亿元现金优惠券红包,在红包活动拉动下,国美在线wap端流量和销售额是平时的3倍,订单数是平时的近5倍。
分类别来看,传统年货、服装、金银珠宝、数码信息产品等商品销售呈现较快增长,高档烟酒、礼盒销售遇冷。粮油、副食品、土特产品、民俗商品等传统年货销售红火,新款春装上市、冬装打折促销推动服装俏销。国际金价下跌带动金银珠宝热销,羊年题材的金银饰品尤受欢迎。
据商务部统计,黄金周期间,甘肃、湖南、辽宁、湖北重点监测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2%、14%、13.2%和12.9%,青海、上海、广西、重庆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2.8%、12.6%、12.4%和12.4%。
年夜饭形式多样 天价餐不见踪影
节前时分,各大饭店的年夜饭预订火爆。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告诉记者,年夜饭、团圆饭成为春节黄金周餐饮市场主角,大众化餐饮受青睐,天价年夜饭不见踪影。“比如内蒙古大厦,春节前一周时年夜饭都已经预订一空。”她说。
黄金周期间,河南、青海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4%和11%,天津重点监测大众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2%。上海重点监测餐饮企业实现年夜饭营业额2945万元,同比增长12%;兰州重点监测企业年夜饭预订桌数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
值得提到的是,特色饭店、老字号餐饮受热捧。据统计,节前一个月,上海老饭店、西安饭庄、兰州悦宾楼等老字号年夜饭包间预订量就达八成以上,多家老字号“一桌难求”。
韩明说,物美价廉的半成品年夜饭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多家电商推出了半成品年夜饭网购服务。高档餐饮企业华丽转身,名厨名菜打出亲民牌,提供菜美价廉环境优的贴心服务。哈尔滨松花江凯莱商务酒店、华梅西餐厅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3%和18%,无锡同庆楼年夜饭套餐价格每桌比去年降低1000元。
文化休闲广受青睐
春节期间,人们不再满足于逛街购物、聚餐吃饭,休闲旅游、学习充电、娱乐健身等过节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各地文化场馆、庙会游园、运动健身等场所人头攒动。北京、河南、四川等地在春节期间推出庙会、祈福会等多项特色游园活动,其中北京举办庙会活动46场次。
在朝阳公园第十二届北京朝阳国际风情节上,商贩卖起可以用于玩撕名牌游戏的双面魔术贴,引来众多游客围观。去年,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热播,在年轻人中引发很大轰动,不少朋友都对撕名牌游戏跃跃欲试。今年庙会上出现了不少新鲜内容,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电影图书市场同样火爆。贺岁档电影叫好又叫座,初一至初三短短三天,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9亿元。认证为第三方票房统计机构的“电影票房”微博称,大年初一,中国内地共放映电影14.5万场,观影906万人次,票房累计达3.56亿元人民币,超2014年6月28日的2.78亿元,创内地单日票房新高。各地图书馆、动物园结合羊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国家图书馆少儿馆“温暖寒冬悦读会”讲述关于羊的故事,吸引了大批读者。
(本报记者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