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2006年作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决定,2014年正式实施创新工程。在初步实践中,我们努力推动地方社科院工作转型,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智库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社科院系统是“学府型的智库和智库型的学府”,明显区别于党政机关研究部门和高校。因此,我们提出了“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学科支撑智库,以智库引领学科,使两者在互动中有效融合。
本地化和国际化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有着鲜明的原创性、独特性和主体性。我们既要立足本土实践,形成自己的解释体系、论证体系和话语体系,也要认真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做法,减少盲目性,降低不必要的成本,避免可能的失误。
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宏大的整体,各省市只是全局中的局部,只是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国家战略指导地方发展,又从地方实际出发,找到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举措、具体办法。
服务和独立的关系。地方社科院无疑要努力成为本地党和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以建言献策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作为学术机构,必须坚持自身的独立性,在短期考虑和长期考虑中更注意长期考虑,在利益权衡和学理判析中更注重学理判析,在实际操作和战略谋划中更注重战略谋划。
项目推进和机制变革的关系。新型高端智库的建设和创新工程的推进,必然成为地方社科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和标志性项目。然而,更需要努力的是推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自身体制机制的改革。围绕智库建设目标,如何形成公开的遴选机制,活跃的竞争机制,外部第三方的评审机制,严格的科研流程考核机制,科研成果的合理评价机制,社会化传播、影响和转化机制等等,都是我们要花更多心血的改革着力点。
成果和队伍的关系。智库要有自己的主导产品,创新工程要有名副其实的优秀成果,这是评判地方社科院发展的主要指标,也是体现竞争力、影响力的核心标志。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出成果的同时出人才。人是社科研究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科研生产力的实质性载体。造就一支坚持理想信仰、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为民情怀、充满聪明才智的决策咨询队伍,才是确保智库成果源源不断的根本关键。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 潘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