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湖南常德市武陵区委、区政府下文,授予1月25日在诗墙公园勇救3名落水儿童的徐哲麟等7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并颁发奖金。可是7人却均不愿意接受。
这奖颁不出去。
沅江救人
“救人呀!”1月25日11时20分,常德市诗墙公园抗洪纪念碑附近,传来呼救声。
4个孩子落入江中。离岸最近的男童自己爬上岸,惊慌地哭喊。
落水的地方是个陡坡,河里有不少礁石。一名微胖男子闻声冲下台阶,跳进江里,朝最近的男童伸出援手,却不知踩到了什么,身子突然一沉,江水瞬间淹到胸部。
另外4名男子也朝河边飞奔。两人赶紧将微胖的男子拉上岸,又伸手将最近的男童救上岸。一名红衣男子和卷发男子则站在江水里接应。
岸边还有一个高约一米的坎。
男童经过一双又一双手的托举,被送到了河坡上。
正好路过的一对父子也果断地加入急救,对男童按压胸腔,人工呼吸。男童获救了。
与此同时,水里的两名男子正朝第二个男童游去。
男童也被托举出了江水!
“活了,活了!”正当大伙欢呼时,听得岸上有人急促地大叫:“水里还有一个!”
第三个孩子已漂离河岸约30米远,水面隐隐约约显出衣服的轮廓。
救生圈终于套住了最后一名已无力挣扎的孩子。
没有呼吸!没有脉搏!
那对父子轮流按压胸腔,做人工呼吸。“哇!”孩子终于哭出了声!
110、120相继赶到。
而这时,成功接力、将男童托举上岸的五名男子穿好衣服后,消失在了人群中……
寻找恩人
3名落水男童最小8岁,最大10岁,都是江西南昌人尚宝根的孙子,自己爬上岸的男童是他的外孙。尚宝根在常德开瓦罐汤店。当时他带孩子们在诗墙公园玩耍,尚宝根接听电话,一不留神出了意外。
在急诊室,见孩子脱离了危险,爱心父子决定离去。尚宝根拉着他们,请他们留下姓名,来日感谢。父子俩说上厕所,悄悄溜了。
除了溺水时间最长的尚尚住院3天外,另外两名男孩当天就回了家。孙子脱险,当面感恩,成了尚宝根的心愿。
可是谢谁呢?
1月26日,有人看望尚尚。尚宝根定睛一看,不正是第一个跳入江中的男子吗?他握着对方的手:“我正找你们。”看孩子平安,男子起身就走,尚宝根急了。陪同来的工友透露:王中开,安徽人,农民工,在中铁十二局石长线上工作。
第一个恩人浮出水面,可其他恩人在哪里?
找媒体帮忙。常德晚报记者鲁融冰找到当天接警的民警,翻阅记录,“张喆”的名字进入眼帘。“他就是给落水儿童做人工呼吸的年轻人,还有一个是他的父亲。”张喆家住常德武陵区东湖巷社区,现在在广州市东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作。事发当天,他和父亲、未婚妻正在公园散步。父亲张明飞是鼎城区教育局工作人员。
回到单位,鲁融冰听同事议论江边救人,其中一位救人者正是同事的朋友。
“童建国”现身了。
鲁融冰拨通童建国电话,得知另外3名救人者都是童建国的朋友。“我们是几十年的朋友,配合默契,江里的救助与河岸的支援一环紧扣一环,没有耽搁一秒钟。”
童建国却拒绝透露另外3位朋友的身份,理由是:没必要声张。
7名恩人找到了!
尚宝根要感谢却不顺利。
“孩子没事就好!我要结婚了,也真没时间过来看望孩子了。”张喆婉言谢绝。
童建国也拒绝见面:“很多人都会那样去做。”
尚宝根恳求:“孩子出院了,我想让他们看看你们,让他们懂得感恩,长大后也助人为乐!”
童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我征求另外3个朋友的意见吧。”
当天下午,童建国和代泽伟、徐哲麟、李中4人终于露面。
临走,童建国等4人只接受一份特殊的礼物——与3名孩子合影留念。
无人领奖
武陵区政法委副书记向立龙获悉事件,感动地说:“他们不畏严寒,不惧生死,不为名利,勇救落水儿童是典型的见义勇为,理应表彰。”武陵区政法委逐一联系他们,希望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均被谢绝。
随后,记者也拨通了这7人的电话。
王中开已回安徽。他说:“那天我体力不支,幸好又有两人跳进江里。要表彰,就表彰他们。”
50岁的王中开,曾在一家钢铁厂工作,2011年下岗。救人当天,正患着感冒,入水不久双脚又被刮伤。“危险前面,总得有人冲!”王中开说。
张喆到了陕西。2月3日是他的大喜日子。“能在别人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丫头,这样的小伙,你嫁得好!”岳母力挺女婿。
“那时没时间考虑,考虑太多就不会下水了。我们传统的教育里,讲究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是渗入我们骨子里、血液里的基因。”徐哲麟说。
童建国的家人也是在尚宝根打进电话要当面谢恩时,才知道此事。“见义勇为的事情,他没少做。”妻子邓小兰说。1988年,乘车从长沙回家途中,遇见小偷偷乘客钱包,他勇敢上前将小偷制服。“3个小孩都平安,我们就没遗憾,真不需要表彰。”童建国说。
代泽伟也拒绝了表彰。他说:“这只是小事一桩,路见不平,应当伸手援助。”
徐哲麟笑着说:“要说奖励,没有什么能比将人救活这样的奖励更重的了。”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徐虹雨 李欣)
短评
当见义勇为成为习惯
1月25日,在全国文明城市——湖南常德上演了一场感人的生命营救接力,3名落入沅江的儿童被救上岸,救人者却默默消失在人群里。
主要参与救援的7名路人有农民工,有企业家,有机关工作人员;有常德的,有安徽的,有北京的。面对险情,他们都做出同样的决定——救人!
面对被救者家人的感恩,7人不约而同地做出同样的选择——婉言谢绝。面对有关部门的表彰,他们七人再次选择了推让与拒领。
义无反顾的7名英雄,用完美的生命接力告诉了我们,没有什么能比将人救活这样的奖励更重。
这个时代,从来就不缺少爱心,不缺少英雄,只不过,许许多多像王中开、徐哲麟、童建国这样的人,做完善事都选择了沉默。当见义勇为成为人们的习惯,当做好事不需要表彰,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
颁不出去的“见义勇为”奖,将是常德这座城市温暖的记忆。
(本报记者 唐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