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0日 星期二

    有话要说

    我们的环境允许人才“甘于寂寞”吗

    作者:杨培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0日 16版)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篇题为《张益唐:天才的证明》的文章刷屏。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对数学界最著名的猜想之一孪生素数猜想的破冰性工作,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跻身世界重量级数学家的行列。

        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时的他已经58岁,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甚至有点落魄的大学讲师。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国家,在青年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今天,张益唐的故事的确有些另类。

        “数学家需要天赋吗?”对这个问题,张益唐的回答是:“专注。而且,你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个性。”为了潜心研究数学,张益唐的确做到了专注。在别人追求终身教职,频繁发表论文的时候,他宁可长期处在半失业状态,做餐馆帮手、送外卖,也自得其乐。因为,他认为把精力用在发论文上,会导致将研究缩窄到某个特定领域,这会限制他自由从事自己喜欢的数论研究。

        微信圈里,大家都在感叹:张益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他甘于寂寞、专注科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确,张益唐是“甘于寂寞”的。1999年,44岁的他在北大学弟的帮助下又回到了学校,到新罕布什尔大学做助教、讲师。此后的14年间,在没有任何研究经费的条件下,他凭借坚实的数学功底和潜心钻研的精神,演绎出数学史上的一个神话。他说:“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就希望有一个安静环境来做数学。”

        张益唐的话再次让人认识到,做大学问的人,内心与精神必须是最纯净的,必须投入超过常人数倍的时间、精力、心血,才能收获让世人仰望的研究成果。但笔者想问的是,在国内,即使有学者愿意像张益唐一样“甘于寂寞”,其所处的环境能否允许其“甘于寂寞”?在理想的图景里,科研人员应将主要精力用于科学研究之上;但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科研人员无不在写论文、报职称、争项目、评奖励等工作活动中耗时费力、疲于奔命。而真正原创性、破冰性的科学研究,是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而张益唐若在国内高校里工作,十几年不发论文、不拿项目,恐怕早就下岗甚至被开除了。

        在我们频频呼唤创新人才、对钱学森之问不断反思的今天,能否真正有勇气、有魄力,改革现有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甘于寂寞”的人才提供潜心研究的环境,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甘于寂寞”,才是大家首先要反思的问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