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新世纪以来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一号文件提出了哪些新思路和新举措?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
探寻农业转型新路径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近年来,我国粮食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着一系列新的课题亟须破解。
目前,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农业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同时,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模式亮起“红灯”,农业发展面临的空间越发狭窄。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国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用新的思路破解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中央农村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一号文件提出,把农业发展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指出,一号文件在第一部分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详细阐释和论述,从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农业生态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很多详细的举措和部署,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从内部发力到内外联动:
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占农民收入大头的打工收入和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难度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45.3%,家庭经营纯收入占42.6%,其中种植业收入占24.6%。
“我们看到,种植业对农民增收贡献已经降到四分之一以下,这种情况下,农业支持政策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成为一个新的挑战。”陈锡文分析说,农民增收要有更宽的视野,不仅要在农业内部拉长产业链,更要注重内外联动,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外部环境上,一号文件提出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来促进农民增收。”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富指出,在农业投入中,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不仅要把财政支农的蛋糕做大,而且要在加强资金整合、提高使用效率上下功夫。因此,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意义深远。
“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外部增收渠道。”秦富说,要从初级的农业种养业催生和拓展出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环节,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打造“第六产业”。
从单向突进到综合破题: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依然较低,农村的人居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
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目前,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需要加大投入,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指出,未来,新农村建设要由单向突进向综合发展迈进,不仅注重改善改变村容村貌,更要注重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不仅重视保障农民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尊重农民的财产权益和民主权利;要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迈进,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重视城市带动农村,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一号文件在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传承乡村文明,实现由“物”到“人”的转变,内涵更为丰富。在推进路径上,文件首次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这将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资金渠道。
从顶层设计到试点试验:
改革激发农村新活力
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离不开改革动力的强力推动和依法治国的体制保障。
“为此,一号文件在第四和第五部分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张晓山说。
“对全面深化改革,一号文件提出‘完善顶层设计,抓好试点试验’的原则要求,并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秦富分析说,文件对如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以及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这“三块地”的改革方向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实现其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让农村‘沉睡的资本’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张晓山说。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