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江苏共有89个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数量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补齐短板,高位均衡
盱眙县的经济并不发达,但该县近3年投入6.5亿元(占地方可支配财力的10%),改扩建了一大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善办学设施。“镇上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了。”许多家长如此赞叹。
乡镇小学的变化,是江苏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江苏省教育厅先后出台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等文件,从制度上确保硬件上城乡学校“一个样”。从2008年开始,江苏先后投入6.1亿元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为近20万名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堂。省财政还先后投入7000万元实施“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扶持经济薄弱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目前,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我们所追求的优质均衡,是在全省已建成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平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平原’的海拔,让江苏成为全国义务教育的高原。”
师资流动,活水养鱼
南京秦淮区双塘小学70后校长成剑,原来是南京市名校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去年与几名同事一同流动到双塘小学。“这里的百姓非常渴求优质教育资源。”成剑说,先前双塘小学新生最少的一年3个班只招到83人,而2014年招收的185名新生中,学区生占比达到了92.35%。
“透视择校热,核心是择名校中的名师。”沈健一语道破家长的心思,“当前重中之重是推动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
如何让校长、教师打破学校之间的藩篱,流动起来?2010年以来,江苏明确规定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每年交流比例不低于15%。2013年年初,江苏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把骨干教师的均衡配置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形成了区域、城乡、校际教师交流制度,中小学教师由“学校人”逐渐向“系统人”转变。
此外,在均衡师资方面,江苏省还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制度。在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方面,实施了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万名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等。同时,在津贴补贴、职称评审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使优秀教师在农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实践证明,只要政策合理、过程公开,教师就能积极流动起来,将‘第一资源’合理配置到位,就能让每一位家长放心,让自己的适龄孩子就近‘上好学’。”沈健说。
标杆引领,秀峰林立
2014年9月,南通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了儿童的快乐成长、高效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探索追求,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爱戴。
江苏是在全国最早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省份。如果把“李吉林情境教育”比作江苏义务教育的一座秀峰,那么,在江苏义务教育的高原上,可谓是秀峰林立了。近年来,江苏以多元化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义务教育均衡推向了新的高峰,实现了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均衡发展。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源地,苏州把艺术教育和苏州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苏式文化教育”,目前新教育实验学校139所,参与学生161562名。
淮安市多年来坚持打造“学在淮安”品牌不动摇,重点推进课程、教育管理、课堂教学三项改革,探索创立了淮安市“十大教学模式”,体育、艺术、科技、文化特色学校有200多所。
盐城市亭湖区通过“特色项目铸就品牌学校”,着力打造一校一特、一校多特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建军路小学书法特色、亭湖小学的“快乐英语”、五星小学民间传统体育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校园建设模式。
“以内涵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关键在于推进均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江苏教育品牌。”沈健说。
(本报记者 郑晋鸣 苏雁 王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