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8日 星期三

    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

    ——记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活动

    作者:本报通讯员 赵鹏 本报记者 刘茜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8日 06版)

        日前,中央民族大学北智楼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一群表情专注的人。围着正在发言的老师,圆桌周围坐满了师生,甚至还有人一直站着旁听。每个人都捧着同一本书,有人边听边在书上标注着、思考着。

     

        这不是上课,也不是讲座,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11期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先读懂经典

     

        谈及创立读书会的初衷,学院院长孙英说,随着学院近年来师资队伍的建设,整个学院已经形成了以70后、80后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队伍,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老一辈教师相比薄弱一些。院领导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既能提高年轻老师的理论素养,又能发挥引领学生的作用。

     

        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院,读书正是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源泉。于是,在院领导的发起下,读书会从最初的设想逐步转化为现实,在2013年10月正式发起了第一期读书会。

     

        为了把读书会持续办下去,从一开始,学院就在读书会的流程设置和机构运转上做了精心设计。每期读书会设置1位主讲、4位副主讲,主讲40分钟,副主讲各10分钟,接下来是半个多小时的讨论互动环节。这样在形式上既不会冷场,也避免了单方面的灌输。

     

        读书会所选的书目首先是广泛征集学院青年教师的意见,然后汇集到委员会进行讨论。最终,得以入选的大多数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有一部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著作。因为,他们深信,读经典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学生崇高信仰和理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学风建设、创新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工作载体。

     

        孙英说,大家在听《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时,会惊叹于马克思把法国社会的一个问题作出如此具体而精准的解剖。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要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先读懂经典,读透经典。

     

        “一开始听专家讲经典,听不太懂,更不觉得有什么意思。但一期期听下来,慢慢就听懂了一些,以后思考时也会产生新的灵感和触动。”2014级研究生赵晓霞说。

     

    勇于和各种思潮正面交锋

     

        在读书会的带动下,学院逐渐形成了人人读经典的氛围。很多同学11期读书会次次不落,从最初听不懂到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很高,每次讨论都十分激烈,观点交锋有时也很尖锐。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学府,马克思主义读书会还具有自己的特色。在阅读《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时,博士李臻以中华民族是主观建构还是客观形成为例,得出民族研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一期期的讨论和思辨中,读书会的影响越传越广,从本院逐步走向了全校,甚至走向了校外。每次读书会的听众都挤满了整个会议室,甚至来自周边高校的老师都参与进来。

     

        如今,读书会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品牌。孙英欣慰地说,当初想给年轻老师和研究生搭建一个经典研读、学术交流的平台,这个愿景如今初步实现了。下一步,读书会将在选书上更加系统化,让听众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精髓和方法。同时,她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全校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引领作用。

     

        她表示,读书会面向所有人开放,因为作为研究者我们要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勇于和各种思潮正面交锋,并且坚守主旋律不动摇。现在,社会价值观多样化,我们要坚守自己的阵地,让更多的人都爱上马克思主义。

     

        (本报通讯员 赵鹏 本报记者 刘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