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多数人希望用优美的格调和语汇表达真实的事项。这种意象延伸到网络空间,也要求网民真实美好地表达价值取向和心理趋向。网络用语蕴含着网民要表达的基本信息和内心视像,“人品”与“文品”同鉴,“人风”与“文风”共存,“人格”与“文格”互映。就社会效应看,不同的网络用语,朴素也好,艳丽也罢,只要能够表达真善美,都是值得提倡的形式。
雅俗共赏的言辞表达
网络用语中,“真”在于忠实原委,“善”在于启迪心灵,“美”在于陶冶性情。若“雅”中有韵,“芳可涤秽,清可远垢”,则显出“阳春”格调,自然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若“俗”中有质,“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尽管是“巴人”风格,也是朴实敦仁的价值追求;若朴实务本,析词精准,述情真切,“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亦能引来很多掌声。因此,网络表达虽然形式多样,“关情处”却至为重要。
若刻意逢迎,弄出虚伪矫揉之态,就会“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当下的一些网络用语俗不可耐,不以尊德为荣,专以丑词弄乐,甚至用粗鄙的语言表达下作的内容,传递的是低级趣味,寄托的是无聊心志;一些网民“有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籍为私惠”,真实意象被弄得凄惨萧索,子虚之说被夸饰成动人之物。此种网络文体所体现的人格病态和价值扭曲,是文化秩序的反常和社会心态的偏执。
词汇之于文化就像音乐艺术中的音符,是最基本的语言元素,需要合理搭配。臧否事实不一定要用“涵盖乾坤”的形式,品藻人物不一定用“截断众流”的形式,但一定要远离低俗表达,戒绝恶俗,不为无病呻吟之语,不作佯狂放诞之态。
美丑泾渭的话语特质
网络空间里,众星捧月式的文化不一定是美的,曲高和寡式的文化不一定是丑的。不能仅仅以拥有粉丝多寡作为衡量标准,而要结合社会现实作出判断:那些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形式,能表达最广大群众意愿的话语形式,能追赶先进潮流的话语形式,能反映当今科技发展新成果的话语形式,都应积极探索;那些搅动社会渣滓的话语,追捧社会逆流的话语,与社会主义思想格格不入的话语,以及代表个人极端欲望的话语,都应予以抵制。
网络用语中,其为美者,或娓娓道来、深入人心,或言高趣远、文丽旨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为丑者,或辞鄙理僻、意拙情屈,或多生癣疥、屡出差谬,具有极大的负能量。良好的网络用语给人一种享受,它弘扬人性的真善美,揭露社会的假恶丑;不良网络用语给人一种恶感,它言谈芜秽,驰骛游说,凿空生义,造成“虚美”与“隐恶”并存。因此,网络用语之良窳代表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网民选择一种网络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价值观。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语境中,选择符合社会需求的网络用语,就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的过程。
是非分明的语言判断
网络用语的主观性极其明显,有时甚至达到颠倒是非的地步。网络上的下流比拼、色情传播等,都是颠倒是非、混淆视听的文化事项,它所显示的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是寄托个人极端欲望的不良表现形式。
当那些与社会敏感问题相关的内容被一些网民用不良话语搬到网络空间时,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众多网民依照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一些网民出于不良用心,把腐败看成兴盛,把落后当成进步,把糟粕当成精华,把病态当成常态。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空间极端民主氛围造成的思想过度涣散现象。
网民的思想观点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是随意“空喊”“放炮”。揭露阴暗面,要客观平实、持论公允;讴歌积极面,要热情盛赞、饱含旨趣。因此,网络用语中,思想导向不能丢,话语价值不能丢,精神防线不能丢,要以清新朴实的语言牖世觉民。
综上所述,倡导健康的网络用语,要坚守现实社会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底线,摆事忠于实际,讲论鞭辟入里,述情顺物法理。网络空间里,过分依赖技巧或玩弄技术游戏不可取,因为技术代替不了语言,智力代替不了思想,游戏代替不了精神,真正好的网络语言应是技术、话语、思想以及网民间的良性互动。(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本文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