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长期空缺的背景下,这一历经三代科学家,50多年间研究形成的科研成果弥足珍贵。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填补了诸多国家两栖动物研究的空白,推动了全球两栖动物学的深入研究。
“从1961年到现在,历经了三代人的努力!”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主研者之一、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研究室副主任江建平研究员说,中国两栖动物丰富多样,是世界的热点,研究其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物种起源与进化,是物种认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前提和保障,这些因素推动了三代学人不懈努力。
第一代研究者从1961年开始,主研人员胡淑琴等已经离世,第二代研究者费梁、叶昌媛等已年过古稀仍坚持科研。接过历史的重任,江建平、谢锋等人又整合了全国的科研力量,形成新的两栖研究力量。
在动物研究中,骨骼解剖是定义属以上分类的必备条件。有的蛙类仅手指头那么大,骨骼比针尖还细,从事两栖动物研究已53年的费梁连续几十天在双目解剖镜下解剖蛙类并手绘解剖图,结果导致双眼视网膜脱落。“我们最初提出的一些结论也有人反对,”费梁说,“20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等印证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江建平介绍,50多年来,三代研究者几乎走遍了全国各省区市,对中国几乎所有的两栖类物种采用标准方法进行了调查。
三代学人形成的《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国两栖动物检索》《中国两栖动物图鉴》等核心成果已经成为国内外两栖动物鉴别与分类的重要标准。
江建平说,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创建和完善了两栖动物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揭示了中国两栖动物丰富的多样性,并构建了形态特征的定性和定量判定标准,为两栖动物系统与进化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分类学理论与方法基础。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揭示了蛙科、叉舌蛙科、角蟾科、小鲵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论述了其对高海拔及水陆生境的适应进化机制。其结果阐明了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及中国中部山区是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的形成和分化中心。
研究还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全方位展示了各物种生物学信息。江建平介绍,他们的科研著述全方位展示了物种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等;对2科及8属和188种(超过记载物种总数的二分之一)进行了深入讨论,是全球和区域两栖动物评估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三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已广为世界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和相关领域科学家所借鉴。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两栖爬行动物馆馆长罗伯特教授对《中国两栖动物检索》的评价为:“因为这些新命名、新的命名组合以及其他的分类变动,使得该书成了无价之宝。”
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副馆长周文豪教授评价:“《中国动物志·两栖纲》采行的分类系统引起了全球学者的讨论,许多科、属已被采纳,当然也有少数尚在讨论中,但无论如何已带动了两栖类分类革命。”
三代学人的成果已广泛用于环保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的制定、物种现状评估,各级渔政部门的保护与管理和行政执法,海关和林业公安执法检查,以及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为两栖动物的物种鉴别、种群现状的了解及其保护等多方面。
江建平说,研究两栖类动物,其实对环境变化的指引作用很大。正是因为这样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代学人的研究才延续不断,推陈出新。
(本报成都1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