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格政”系列活动之一“退休政策研讨会”2014年12月24日在京举行。主要观点如下:
●雷晓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城市与农村人口退休时点存在巨大差异。农村女性的平均退休年龄比城市约晚20年。城市人口比农村早退休,但他们的养老金收入却远高于农村。城乡老年人养老来源预期也有较大差异。城市人口中选择子女为主要养老来源的仅有20.1%,而在农村这一比例高达80.8%。针对可能出现的抚养比过低的局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刻不容缓。
●都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研究员:看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受教育水平较高的18—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单位劳动力成本越高则越不利于养老体系的持续。中国近年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迅速,2003年劳动力成本参数为34%,2011年已超过40%。由此,退休政策改革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要承认有一部分群体不愿延长退休年龄的事实,并进行研究;要全面评估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应采取弹性退休制度;应把退休问题放在整个劳动力市场制度框架下讨论。
●杨燕绥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建议按照“多缴多得、早减延增;企业减负、财政降压;个人选择、前后对接;解决老问题、规划新未来”的原则设计我国退休改革方案。在2016—2030年间,可通过激进型(延退)和渐进型(减额)方案,到2031年实现男女65岁、累计缴费35年领取全额基本养老金的政策目标。现在可以仍然允许50岁领养老金,但只能领到全额养老金的75%。随着年龄的增长,领取的比例也要提高。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延迟退休这一在学术界达成统一认识的问题为何会令民众担忧?原因有四:中国的退休替代率很高,大部分养老支出由社保承担;部分人希望退休后照顾家庭;部分中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既领取养老金又拿第二份工资;大学生“就业难”导致部分年轻人反对延迟退休。
(应晓妮、唐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