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科普小博士

    我在月宫这一年

    ——嫦娥三号着陆器“自述”月球生活

    作者:姜宁 祁登峰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8日   16 版)

        嗨,大家好!我是嫦娥三号着陆器,现在从距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宫里跟你们说话。

        大家还记得吗?去年的12月15日,我和巡视器“玉兔”彼此凝望,完成互拍。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往日精彩历历在目,转眼,我和“玉兔”在月宫生活也满一年了。

        两器互拍后,我们虽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我和“玉兔”从来不敢懈怠,还是像以前那样卖力地工作。尤其是“玉兔”,由于操劳过度,又水土不服,1月16日生了一场大病。从那以后,原来活蹦乱跳到处跑的小兔子只能跟我一样原地踏步了。

        月面由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极大,夜晚月面温度会降到零下180摄氏度。为了保护我们的“器官”不被冻坏,每个月我们都会进行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

        到月宫一年来,我和“玉兔”共进行过13次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成功经受住了历次月夜极寒环境的考验。

        月昼期间是我工作的时间。然而,或许是我喜欢睡懒觉的原因吧,要把我唤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次唤醒控制,在北京地面控制中心的人们都会提前制定好方案和流程,做好故障处置预案。从完成唤醒前的各类状态设置到我最终从睡梦中成功醒来,他们要连续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地陪在我身边。

        亲身在月亮上体验两次月食的感觉,我和“玉兔”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头一个了!第一次月食发生在2014年4月15日的下午,持续近5个小时。第二次发生在10月8日傍晚,持续约4个小时。当时,月宫突然从艳阳高照的白天变成了漆黑如墨的夜晚,一丝光线都没有。月面热量迅速流失,周围环境温度从90多度很快降低到零下110摄氏度,这对我们的安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幸运的是北京中心早就算出了月食的准确时间,提前通过降低功耗、热控模式调整等方式帮我做好了各种防护措施,我才有惊无险的度过两次月食。

        这一年来,我开展过8次UHF器间通信试验,代传“玉兔”各类数据正常;进行过30余次无线电测量试验,地面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获取高精度观测量,从而验证了北京中心深空干涉测量系统的性能;器载月基光学望远镜进行了轴系定标、巡天观测和定点观测,获取几万幅珍贵的快视图像数据。

        噢,对了!2014年6月19日,在地面中心的帮助下,我还完成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络火炬太空传递活动。看到我们航天技术可以服务社会,我有种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尽管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我就要进入月夜休眠了,不休眠就要被冻死,只能跟大家说再见了。

        再见,地球!再见,故乡的亲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