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濮阳人的幸福社区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李易衡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3日   01 版)

        “年轻人有溜冰场,孩子们有阅览室,我们老年人每天都有专门教练带广场舞,现在节假日都不想出社区了!”河南省濮阳市瑞景社区的李阿姨显然对自己的居住地非常满意。

     

        近年来,濮阳市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把改善社区环境作为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让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再不是旧模样

     

        “这里再不是过去的旧模样了!”每每有人参观,重华社区居委会主任孙艳霞总有这么一句自豪的开场白。

     

        重华社区是濮阳建设较早的住宅区,有28个居民小区,设施年久失修,整治难度很大。为此,市里专门成立工作组,与城建、物业等部门沟通,投入专项资金,统一整修粉刷,动员私搭乱建户主动拆除,建立了公共活动场地,仅用半年,就完成了从脏乱差到整洁文明的转变。

     

        来到社区办事大厅,墙壁上醒目地画着一棵印着二维码、挂满彩色便利贴的心愿树。“居民把愿望写在上面,或者通过微信群联系我们,我们便在第一时间帮助他们。”孙艳霞说。社区文化广场旁设有对居民免费开放的书画室、电子阅览室、青少年活动室等,社区服务大厅还设有维护报修等便民服务窗口,同时开通了微信、QQ群等公共平台。

     

        “社区是百姓生活最基本的场所,应该尽全力让居民得到安定幸福。”市委书记段喜中的话已经化为实际行动,近年来,濮阳市多方投资1.5亿元用于社区建设,80个社区居委会都有了办公服务用房。街道、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等硬件设施有了历史性改变。

     

    社区文化更丰富

     

        “到我们那里看看吧,社区墙壁会说话,一石一木能育人。”胜北社区居民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小区,只见主道路一侧的墙壁上,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各种宣传画、居民创优小故事琳琅满目,隐藏在路边树丛草地的音响设备,滚动播放文明公约、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形态各异的装饰石头上镌刻着与濮阳有关的古代成语典故,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社区在年初就谋划好了全年的文化建设,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书法交流、教育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接连不断。”瑞景社区京剧协会会长白英告诉记者。

     

        “濮阳市在创建文明社区过程中,坚持促进文化活动从家庭、楼院向社区发展。”濮阳市文明办主任张玉民说,“自从开展文化建设以来,社区的民事纠纷明显减少。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和谐,提升了社区品位。”

     

    志愿服务暖人心

     

        冬日阳光里,家住金桥社区的李世祥老人在社区志愿者的歌声中度过了自己80岁生日。原来,该市1500余名志愿者,按照“每天一次电话问候、每周一次上门服务、每月一次集中活动、每年一次生日宴会”的服务方式,对市城区空巢老人开展专项志愿服务。

     

        2010年,中原油田职员宋丽萍成立了“油嫂互助爱心服务队”,400多名队员和社区里60多位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并为十几个重症患者捐款50万元。2010年,宋丽萍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

     

        为了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保障制度,濮阳市政府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并于2012年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干部直接领导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下辖200多个专业志愿服务大队,600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

     

        走进濮阳市的大小社区,不时可见社区志愿者在进行文明劝导。“我们在志愿服务中帮助别人,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赵允华说。(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李易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