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的系列做法可复制、易操作、很管用,有效回答了县级层面党的群众路线‘如何走、走多深、走多远’的问题。”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十六督导组组长杨崇汇一行在紫阳县实地调研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民意调查“考”出干部好作风
近年来,紫阳县实行干部包组联户制度,821名乡镇干部与全县7万多农户结成包联对子,每名干部固定包联80~100户农户,每月登门或电话联系包联对象一次。这一做法,夯实了干部抓发展和保稳定的责任,使问题在基层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第一时间化解。
但是由于缺乏长效的监督保障机制,镇与镇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落实差距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紫阳县成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定期不定期对干部包联情况、群众对干部工作满意程度等情况随机抽查,调查结果随时通报并纳入日常考核、运用到干部选任中。
县里规定,民调结果在各镇各部门年度考核总分中分别占10%、5%,在干部个人年度考核中占20%。群众满意率低于75%的,由纪委、组织部对包联干部诫勉谈话、限期整改。拟提拔干部,在组织考察环节随机抽查包联(服务)对象满意率,低于80%的实行“一票否决”,有效解决了干部“唯上不唯下”的问题。
审批改革“改”出政府新形象
“吃拿卡要、生冷硬蹭、推诿扯皮、暗箱操作”等一直是行政审批中的老大难问题。紫阳县主动把分散在48个部门的408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按照“程序最简、资料最少、收费最低、时间最短”的要求再造审批流程,通过简化程序、下放权力压缩法定审批时限50%以上。
紫阳县建立了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通过内部网络运作,办事群众与审批人员不见面,构建防腐“隔离墙”。审批事项各环节由电子监察系统全程跟踪,对即将到期的事项自动预警提醒,群众办的每一件事、审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步步留痕。
县、镇便民服务中心365天上班,实行联网审批,镇村干部主动代办;外出务工人员可通过政务服务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网上预约、申报、查询和投诉,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截至11月底,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审批审核服务事项56245件,时限内办结率100%,满意率99.7%。
紫阳县联系服务群众系列做法,规范了政府行为,促使干部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运动式服务向常态化服务转变,实现了联系群众主动化,服务群众常态化。紫阳县连续5年位列安康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连续5年获评陕西省信访工作“三无县”,荣获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党委称号。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余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