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早晨6点,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镇台吉营子村57岁的老汉赵凤阳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今儿个是于寺镇“诗歌大集”,备点啥货到集上“晒一晒”?挑来选去,他选了一首《诗农梦》,骑着摩托车,跑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于寺镇佑安诗社。
虽然天气很冷,但诗社里已经坐满了人,有古稀之年的老者,也有十六岁的少年,有衣着端庄的老师,也有不修边幅的家庭妇女。大家伙看他帽子上、胡茬上全是霜花,都乐了。
“老赵,今儿个带点啥新鲜货啊?”有人问。老赵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说:“俺带来一首《诗农梦》。”“诗农?”屋子里又是一片笑声。老赵不高兴了,“诗农咋了?种树的叫林农。栽果的叫果农,咱写诗的不就是诗农么?”
“吟诗播种两忙忙,苦作勤耕各竞强。字里垄间皆乐趣,丰歌硕谷喜收仓。”老赵慢条斯理地念,大伙儿认真地听,“哦,别说,还真不错。”众人点了点头。
说起于寺镇,人们总会想到一首诗:“打起黄茑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于寺镇就位于“深闺梦中人”戍边的辽西。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一年玄烨微服东巡,驻跸于此,回京后下诏书、兴建庙宇,亲赐御匾“佑安寺”,册封活佛,世系相传。如今,300多年过去了,小镇依然保存着崇文尚武的遗风。
2008年8月,于寺镇党委因势利导,组织群众成立了“佑安诗社”,并确定每月的4日、14日、24日为“诗歌大集”。每逢集日,乡亲们都会从十里八村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到诗社,敲词酌句,谈诗论作。
为了给诗作提供发表阵地,诗社还创办了自己的刊物《佑安风韵》。镇财政每年拨款1.5万元,各村从机动收入中每年提取300元,举办诗词培训班、诗词研讨会和诗词朗诵会。
“赵凤阳本来不是于寺镇的,却也加入了佑安诗社。像他这样的外乡社员有十几个。”佑安诗社副社长王利光告诉记者,于寺镇机关、学校、11个行政村都有诗词组织,人数近5500人,共创作诗词8000多首,其中600多首入选全国50多部诗词专集或获奖。
77岁高龄的毕寿延为了写诗,学会了打字和发电子邮件;26岁小伙儿惠长虹在鞍山打工,诗社一有活动他请假也要回来;31岁农民安东辉,妻子不能容忍他“不务正业”,和他离婚,他宁可独身也要写诗,终于等来了“理解他的人”。
“这么多人写诗给村风乡俗带来哪些变化?”记者问。镇长齐东风大手一挥说:“以前一进腊月门,家家是牌局,现在少多了。”
今年65岁的麻殿海,以前天天打麻将到半夜,气得老伴儿不给他开门。现在,他是远近闻名的农民诗人,老伴儿对他的态度也变了。“上集卖菜,菜一推到集上,老伴儿就说,她看摊儿,让我回家愿意写点啥就写啥。”麻殿海对记者说。
记者翻看诗社办的《佑安风韵》,发现里面既有“门对驼峰千古秀,窗含西岭万株松。蜜蜂攘攘穿蹊巷,柳絮翩翩舞晓风”这样的阳春白雪,也有“老农陌上行,手机兜里鸣。口述丰收讯,耳听关贸情”这样的乡土作品。“不论作品雅俗,乡亲们就是喜欢这种与诗相伴的日子。”王利光说。
(本报记者 毕玉才 辽宁日报记者 郭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