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陈丹晨所著《巴金全传》上下卷,计七十万言,深为他年过八旬还孜孜不倦地修改、补充这部大著的高度负责精神所感动,也为这部资料丰富翔实,力求客观、公正并且卓具历史眼光的传记终于出版而庆贺。
传记是历史著作,而文学性强的传记也是文学著作,带有评论性的传记还是学术著作。历史著作从来强调“史识”,即不仅要占有丰富的历史资料,还要有卓越的历史眼光和丰赡的历史知识。历史著作更要求“史德”,即敢于直言,既不为尊者讳,也不为尊者饰,能够实事求是地去评价笔下的人物和事件。而文学性和评论性,更要求文字生动、鲜明、准确和形象,具有比较眼光和科学精神。因而,要撰写一部高质量的传记,谈何容易。而要为巴金这样著作等身,年过百岁,一生经历丰富而坎坷的作家写传,其难度更可想而知。陈丹晨从青年时代便开始研究巴金,虽然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做报刊的编辑工作,一生勤勤恳恳地“为他人做嫁衣裳”,但他自己也笔耕不辍,写过许多评论和理论文章,出版了多部随笔集与杂文集,并且总不断抽时间研究巴金,出版过《巴金评传》《巴金的梦》等著作,且一版再版。基于他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造诣和宽阔的学术视野,加上他与巴金老人有长期的交往和个人不懈的努力,因而,他能够在以往有关著作的基础上完成上下两卷《巴金全传》,既说明他对于这项工作的严肃和认真,也说明他对巴金老人所怀的深厚情感。这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家评传,也是一部读者所需要的、可以为后人提供宝贵见解的、下了深功夫之作。
巴金的百年所处的是我国翻天覆地的大转折时代。巴金既经历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三年人民解放战争,又经历过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运动,包括“文革”这样惨痛的文化悲剧和政治悲剧,又进入改革开放,迎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可以说,巴金的一生折射着20世纪中国的全部历史风云,既有黑暗中对光明的摸索和探求,也有革命中涌现的血污和曲折。他个人的经历更不乏传奇性和崎岖性。他从无政府主义的笃信者到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从个人奋斗的作家到成为新中国文学界的领导人,他一生中多次到访国外,还满怀热情,不断深入农村、工厂,亲身到过底层、到过朝鲜和越南前线去体验战地的生活。他受到新社会的尊崇和敬重,也经受过难以想象的冲击和迫害。但一切灾厄,都不曾动摇他从年轻时代就确立的爱国爱人民爱人类的崇高情怀和品格,相反,总给他以力量去面对那崎岖和坎坷。他不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伟大事业的不渝的友人。他去过许多国家,与许多国家的作家和人民友好交往,他对于人类的爱,也总是那么博大,那么真诚!他不但是作家,还是翻译家,翻译过许多世界名著。他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参加过国内外的许多政治性和文学性的活动。要把这样一个伟大作家的一生用文学传记表现出来,没有对作家本人的深切了解和理解,没有对中国和世界近代历史的广泛认知和客观透视,那是很难做到的。
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一本文学性的传记,也是一本普及性的学术读物。我只是想把巴金的生平、创作、思想和心灵轨迹力所能及地描述出来,把我对他的认识和理解告诉读者,尽量用平易的文字来表述,求得更多读者的接受。”这是他与读者的真诚而谦逊的对话。实际上,这部传记在平易的文字中不乏文采,在客观的描述中体现著者真知灼见的评价。我是巴金的崇敬者,当年读了巴金的《家》而走上革命的道路。但我对巴金没有系统的研究,因而我从《巴金全传》得益良多。从中我不但了解了巴金一生的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了解了他崇高精神与品格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也加深了我对巴金作品的理解。我把《巴金全传》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从中得到审美的感染,也把它作为填补知识的书来读,它不仅填补了我过去对巴金老人认识的缺失,也填补了我对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认识的缺失。这部书收集的许多资料都是第一手的,包括巴金与许多友人的书信,更难得的是附有巴金年表和他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和手迹,使全书更具历史价值,图文并茂,益发熠熠生辉。
图为1979年5月19日,巴金出访法国回京后在和平宾馆休息。选自《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张祖道,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