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儿走了。89岁的王昆,带着对中国民族声乐的不舍,追随着两个月前刚刚离开的老伴周巍峙,去了。从1938年在延河边相识、相知、相爱,几十年风雨同舟,忽然少了老周的陪伴,王昆不习惯,也担心老周没了自己的陪伴会不习惯。于是她去了,去继续陪伴那个从不夸奖赞誉自己,却一直支持包容自己的老周了。
喜儿走了,带着学生的祈祷与祝福。素有乐坛“伯乐”之称的王昆,发现并培养了当今音乐界诸多音乐人才。对于老师的离去,郭峰几度哽咽:“王昆老师德高望重,她无私地培养了我们,她的高尚品格永远指点我的人生。我会永远怀念她。”谭晶在微博中写道:“不能相信王昆老师这么快就离开了我们,前天在病床前见到她老人家还在给她唱歌,希望能看到奇迹。感谢王老师,此刻,您在帮我们排练《白毛女》的情景都在脑海中浮现,希望您一路走好。永远爱您!我会永远记住您对我的鼓励。”
喜儿走了,带着观众的惋惜与怀念。“今年春节看电视时,我还在‘百花迎春’联欢会里看到她。那声音、那样子怎么也不像个病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北京紫竹院公园合唱队伍中,不少大爷大妈都不愿相信这个事实。“我们这辈人有谁不会哼几句《白毛女》,有几个不会唱《北风吹》?我们每周日都到这儿来唱歌,像《南泥湾》《农友歌》都是常备曲目。”张玛是合唱团里的主力,她双手合十说,“王昆老师,一路走好,歌儿我们替您唱下去。”
喜儿走了,带着些许遗憾。王昆最近一直在筹备12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把歌声留给未来——王昆和她的朋友们专场演唱会”的演出,发病前,她还在排练现场。作为第一代喜儿,王昆对歌剧《白毛女》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2011年复排《白毛女》,今年又在策划新排歌剧《白毛女》。空政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陈小涛说:“前不久,她还邀请我扮演黄世仁,我当时答应她了,并一直在准备。”如今,这不仅成了王昆的遗憾,也是陈小涛最大的遗憾。
喜儿,你放心地走吧,无须遗憾。作为伯乐和老师,你倾心培育的音乐人才已成为当今乐坛的骨干。作为倡导者,你提出“民歌不能一个调子唱”,如今民族唱法多样化的理念已成共识,各种不同形态的民族唱法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作为发起人和奠基者,如今流行音乐和大型音乐晚会已占据音乐演出市场的半壁江山。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李韵)
更正:本报11月22日第4版“著名歌唱家王昆逝世”一文中,“唐山人”应为“唐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