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浙江沿海,童年时代的大海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大人们每次出海归来,渔港就会热闹起来。看着大人们从船上搬下如山般的鱼虾,我总是想,那片大海怎么有永远捞不完的鱼虾呢?太神奇了。
成年了,喜欢上摄影,自然常常到海边拍摄。我并不太在意那些水光波影,倒喜欢拍摄渔村的风土人情。然而,眼见到故乡渔村在一片经济大潮中渐渐衰落,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道理上我知道这是人们没有好好保护海洋环境。
有一次我到渔村拍摄,和一位叫郭庆梓的朋友喝点小酒,不知怎么就谈起了眼前的海洋。从事传统捕鱼业三十多年的老郭,家境算不上贫穷,但总也富裕不起来,原因就是传统捕鱼业越来越艰难。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他决定让我跟他出一次海。结果,在海上捕鱼的过程中看到的,让我很吃惊,收网上来的几乎都是“鱼子鱼孙”,并没有捞到像样的海鲜。但老郭却说这次算是丰收了,杂七杂八加起来大概可以卖个六百来元吧。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我忽然感到内心深处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戳了一下,我想应该好好做一个关于渔民的摄影专题,反映一下沿海渔业的现实。
老郭居住的苍南霞光村是中国沿海一个比较典型的渔村,我的调查与拍摄就从那里开始。我先访问村民,了解这个村的过去和现在。霞光村这地方,自清朝起就有渔民在此定居,民国期间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这地方北面是玉苍山,东南濒海,西接省界,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块“边角料”。该地的渔民们一直维持传统的捕捞渔业。但连年的过量捕捞,加上近年来工业企业在此填海造厂,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衰颓导致渔村生活陷入困境。我觉得有一种责任要把这些人物和景象记录下来,留给社会上关心海洋和渔业的人们进行思考。
我在渔村和周遭进行了全景扫描式的拍摄。但是这些照片内容可以说很丰富也可以说很芜杂,究竟应该要表现什么、怎么表现,脑海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主题。我把图片稍稍整理,发布在实名制摄影网站“四月风”上,看了网友们提出很多见解,最后,我想从掠夺捕捞(鱼)——海洋污染(海)——渔民生活(渔)三个节点展开阐述,通过鱼和海的呈现来揭示渔的困惑。“无鱼困境”作为引爆点,诉求破坏的海岸景观与渔民的内心情感融为一体、相互呼应。
去年8月,“四月风”摄影网站在张家口举行评片活动,我带着套毛片去了。摄影文化评论家鲍昆、社会学专家魏民及众多影友花了很多时间帮助我梳理分析,思路渐渐成形。今年10月我在杭州展出专题《沉渔》,并邀请海洋专家和摄影评论家进行研讨,对怎样进一步做好这个专题提出更明确的思路。
揭示海洋环境保护的迫切性,这是极具当下社会意义的主题,无论是渔民的困境和摄影师本人的切身体验,都实实在在验证了这一点,社会责任感是做好社会记录摄影最重要的出发点。摄影师在生活现场真实感受和发现是第一位的,要善于在平常的事物中提炼不平凡的思想内核。
我的整个专题从海洋环境变化的原因和现状、渔民被迫转型养殖业遇到的困境以及渔村、渔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这个逻辑展开。围绕这个逻辑,保留、放弃、补充哪些图片素材就心里有底了。有些图片比较“艺术观念”或者影趣过多,都被舍弃。我采用最直接、最原始的记录方式,主要选择海上、滩涂、屋场、集市上发生的、有生活质感和关键情节的图片。此组专题,我并没有运用传统黑白影调去表达一个让人忧虑和沉重的话题,而是采用了彩色纪实手法,这种真实色彩可以更加准确地呈现小渔村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这种变化所折射出的复杂性和积极性。
最后,这个纪实摄影专题尽管触及当下社会,但是泛泛表现的宏大叙事拍摄可能显露空洞,影像叙事意义必须落实到现场的具体环境和人物细节,必须是活生生的真情实感。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观察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村民议论金手镯的保值、在教堂里的祈祷等场景,这些很具体但又体现了人们无奈中迫切企盼改变现状的情绪,其实这里就饱含渔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及心灵深处的慰藉。
做社会记录摄影可以看成是一项专题工程,仅仅即兴感触和采风扫街只是偶然得“鱼”;系统梳理又生动具体的影像才有力量,也就是说,影像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才是学“渔”之道。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未来的治理,渔业的科学发展和渔民们的现代化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目前所呈现的《沉渔》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有更多的新故事(系列)会发生。
怎么记录?我会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