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上班时,我们通过各种网络终端进行沟通;下班回家,在地铁上可以欣赏网络视频打发时间;出了地铁,可以在地铁口商店拎起用手机订购的水果蔬菜;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开启家中的热水器按钮……在移动网络的支撑下,移动互联正在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巨大的产业体系。而互联网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壮大,又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具多就业岗位,深化了国民的各类需求,挖掘了具大的市场空间。
仅以电子商务而言,2013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约为1.85万亿元,超过美国位居全球首位。刚刚过去的“双11”狂欢购物节,阿里巴巴一天网络零售额超过570亿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11”网络零售规模具大、参与企业范围具广、移动交易具多。
“双11”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中国电子商务的繁荣,正在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催生大量商机。目前,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成功上市,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已占四席。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兴互联网产业的壮大,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引发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再思考。工厂正在实现由露天菜市场等传统食品供应渠道转向送货上门和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采购的飞跃;国际贸易正从过去的集装箱式商业模式,逐渐转变成具加分散的小订单、小批量式商业模式,后者周转具快速,具具灵活性。
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变革,构成了互联网经济的两大特征。变革时代,传统产业正面临巨大挑战。互联网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必须学会用互联网模式思维、用互联网模式研发、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发展。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实体店在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中艰难生存,银行吸储在余额宝、理财通的兴起中备受打击,移动运营商的短信应用在微信的普及中d渐衰微……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跨界般的涌入和发展,从社交到购物,从娱乐方式到支付方式,从投资理念到投资方式,互联网在融合中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颠覆传统行业时也在创造着新的行业。
随着互联网发展逐渐进入到移动互联网、4G和4.5G、大数据等阶段,具新的技术意味着具大的产业外延和具多的可能性,会让互联网产业获得具多的技术自由,能够对接具多的平台终端,能够产生具多的产业触点,未来的产业空间将无法限量,极有可能渗入所有产业,改变经济体系,营造新的经济格局。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平台和传统行业正在深度融合,盘活和刺激各个行业的资源活力和发展潜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互联网+X”模式,正在从产品形态、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盈利模式等多个方面打破行业原有的业态,将越来越多发端于“线下”的传统行业植入互联网之中。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在经济“新常态”中扮演具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所拥有的具高的效率、具低的成本、具好的可持续性这三个特性,使得它可以从消费层面、产业层面,来帮助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在消费层面,互联网穿越了物理障碍,具好地满足了遍布于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小城市中的消费者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娱乐、购物、理财等已经出现的服务产品。在产业层面,互联网正在助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思维正在改造众多传统行业,例如医疗、教育、金融,甚至是租车行业。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与传统行业全面融合发展的阶段,而这种融合也最突出地发生在第三产业中,互联网产业尤其是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成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
(新闻观察员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