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了大学校园的新生活后,大一学生高磊很期待参加更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经过一番打听,除了暑期支教和一些社会调研活动之外,社会实践活动并不多。不少学生有同感,他们呼吁社会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捧捧场。
安全最重要
高磊并不知道,即便是那些在他看来有些单调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组织开展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尤其是安全问题。
前段时间,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校团委副书记武治国几乎马不停蹄地在城里乡下跑,每到一处,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就是“注意安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虽然已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提示,但是,仍然让人心神不宁的还是安全问题。”武治国说,受资金瓶颈等因素影响,安全问题就像一根稻草,很可能压垮大学生社会实践。
考虑到安全因素,不少大学生期待的社会实践未能如愿实施。
“以支教为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24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安全保障机制。”洛阳师院校团委副书记严涛说,支教涉及大学生志愿者的交通、人身、财物和服务对象的安全。他介绍说,除了对大学生安全问题制定相关预案,对接受支教的中小学生,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重点环节要安排值班,比如支教地点有交通繁忙的道路、水库、水塘等危险地段,每次学生上学、放学时支教志愿者都要接送。对低年级学生,每次课间活动时间都要安排班主任时刻监管。
洛阳师院还为参加路途较远、服务地点安全隐患系数高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购买了意外保险,但由于资金有限,并不能惠及每一个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但是,即便这种最基本的保险,也并不是每所高校都有能力做到的。
支教的理由很简单
参加已经“老掉牙”了的支教活动有用吗?不仅大学生有疑问,不少家长也持怀疑态度。但是,还是听听参加了支教活动的大学生的感受吧。
“老丝,老丝,这个题咋做?”“老丝、老丝,看我做得对不对?”当一群小学生不再对数学感到恐惧,分不清前舌音后舌音,围着自己问个不停时,来自兰州的洛阳师院化学化工学院的赵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被需要的感受。
也许是在城市长大,让赵琛印象最深的是支教家访时看到的一幕。他说:“那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到了他家一看,一家五口住在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全靠母亲一人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尤其是这位母亲脸上还挂着笑,那笑容,诠释了‘坚强’两字,让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触动。”
说起再也忘不了的纸坊小学,陈夏雨同学说,从怀着打酱油的态度去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到心中支教的种子生根发芽;从一个迷迷糊糊的大一学生,到现在纸坊小学的支教老师,这其中的成长、收获、懂得以及感恩,也只有经历过,我们才会更加珍惜与怀念。
为什么支教?难道仅仅是为了来贫困的地方伤春悲秋一番,顺便体验一下自己生活的优越吗?显然不是。来自河南省滑县的南赏瑞同学说。
一次放假回家,妹妹异常沉默,南赏瑞能感觉到她不开心。一会儿,妹妹抬头问:“姐,你知道同学们最羡慕我哪一点儿吗?”南赏瑞没说话,妹妹接着说:“我最让同学们羡慕的是咱爹妈从来不会把我一个人丢在家,外出打工。今天,我最好的朋友又被丢在家里了,哭得很伤心……”
南赏瑞说:“当时,我就想应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这就是我的支教原因。出发的理由很简单,能给予他人什么,迈出这一步,才是收获的开始。”
不会过期的记忆
“七年前的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更有激情,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别样精彩的青春。我也是如此,有一种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壮志。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精彩、更有意义呢?凭借着勇气和相互之间的高度信任,我们12人组成了一个团队到大朱行政村进行社会实践,但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的十余天时间,竟然会让我收获如此之多,更没有料到的是,这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我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说出这段话的,是去年年底考上了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的王钰鑫。
2007年的夏天,正在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二年级的王钰鑫,组织12名同学到淮阳县刘镇屯乡大朱村支教。出发前,记者与王钰鑫在校园里相约,他们每个人坚持每天写日记,支教结束时记者到大朱村去看望他们。
原计划15天的支教在进行到第11天时,因多个支教同学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不得不悲壮地提前结束,同学们坚持写下的日记,记录了他们与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点滴交流和心灵共鸣,让人感动不已,为这次支教活动画了个句号。
想不到,王钰鑫自此之后,从河南财经学院到江西师院大学读研究生期间,2008年去了四川地震灾区、2009年又去对口支援、2010年去余江调研血吸虫防控、2011年去鄱阳湖区调研渔民生存状况。
他说:“这一次又一次行走的起点,就是淮阳社会实践。一年又一年,认识在升华,社会实践的日子是永远不曾消退的感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来确保质量和效果,更需要注重学生内在感受和收获,通过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让大学生拥有一段永远不会过期的青春记忆。”河南师范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孙红艳说。(本报记者 崔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