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榜”为抓手,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篇大文章。贵州省普定县积极开展“立贤榜、树德榜”活动,大力推进道德建设,以“榜”化人,既振奋了干部群众精神,又在全县形成上榜为荣、崇德向善的道德环境。
先说“先贤榜”。普定县注重以先贤的人格魅力、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在职业学校,鲁班是榜上的第一名,初高中的榜单上则有雷锋、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等名人;在村居和社区,榜上有名的是孔子、关羽、岳飞和新中国领导人;在机关单位则是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再说“乡贤榜”。县内的名人贤士一直被全县人民引以为豪,是全县人民心中的榜样,树立“乡贤榜”更接地气,让全县人民深感亲切。
不仅名人能上榜,普通人也能上,这是“积德榜”。根据农村、社区、企业、窗口单位和学校的人群特点,榜单有不同的侧重点。农村和社区突出“五礼”中的“仁、义、孝”;企业和窗口行业突出“五礼”中的“仁、诚、敬”;学校突出“五礼”中的“诚、敬、孝”。
怎么把榜单用好,让榜单上的人物跟干部群众“亲密接触”,普定县也下了一番功夫。一是“榜”进讲堂。上榜人物进道德讲堂,为广大群众上一堂看得见、摸得着的上榜人物道德课。二是“榜”进学堂。开展以“积德榜”为主题的班会课、团(队)会课、征文、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办主题板报、手抄报,增强学生对“积德榜”的理解和参与。三是“榜”进广场。设立县级“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广场,在县级“积德榜”集中展示基层榜中推荐出来的先进典型,让广大市民学习身边榜样,提升道德修养。
对进入县级“积德榜”的典型,普定县通过电视、报纸、手机报等开展宣传报道,在全县营造以上榜为荣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