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与阿拉伯国家交往有许多便利条件,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大门,在未来一定会大有作为!”这是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阿拉伯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穆斯塔法·萨法日尼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一再表达的观点。
这位已在中国生活了46年的外交家,兴奋地说起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至今还有清晰的印象。他说,习近平主席讲话一开始用了一句阿拉伯语,讲话结束时也用了一句阿拉伯语,让人听起来很亲切,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他对习近平的讲话精神理解得非常深刻。他认为,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和外交的一大亮点,不仅对中国非常重要,对阿拉伯国家也具有特殊意义。他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和世界和平不可忽视的力量。你们的发展,就是我们的发展,中阿双方具有许多共同的利益。”
说到中阿贸易往来的一些数据,这位老人张口就来。他告诉记者,30多年前,中阿贸易额只有几百万美元,但到了2012年,就达到了2240亿美元,今年则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在宁夏举办的中阿经贸论坛和中阿博览会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一口流利的汉语,让记者们既亲切又惊叹,他常常直接回答记者的提问,而坐在他身旁的女翻译,倒显得有点“清闲”了。
有人告诉记者,这位资深的外交家是个“中国通”。他不无自豪地向记者讲起一段往事。他多年前在向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递交国书时,主动提出用汉语交流,杨尚昆主席很惊讶地问:“你懂中文?”并当即对他表示了称赞,这让他感到很自豪。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在中国当了十多年大使。卸任后,他又出任阿拉伯信息中心主任、中非投资发展委员会主任、中阿博览会特邀顾问等职务,他还在阿拉伯国家的大使委员会中担任要职,直接联系2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驻华大使,被誉为“大使的大使”。他说,我现在虽然不当大使了,但我还要继续为中阿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他说,中阿之间不仅可以在核能、航天、能源等领域进行合作,而且可以在其他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这种合作,不仅会让中国受益,而且会让阿拉伯国家受益。
提到宁夏及银川,他更是充满感情:“宁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我到银川就像到家一样,看到谁都感到很亲切。真的,真的!”他一连说出两个“真的”,脸上写满了真诚。
(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