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去拜望王良武老师,得知先生的“胡同”油画系列即将告竣,将于今年年底在北京画院举办个展。老师赠我一册新近出版的《胡同·家园》画册。
王良武先生作为油画家,尤其在风景画创作上成就卓著。30多年前,他曾任教于安徽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我和妻子是他先后的学生。他的艺术造诣和修养对众多学生影响深远。在风景写生方面,我从他那儿受益尤多,甚至由对风景写生的迷恋,而终生养成热爱大自然的习惯。从内心里,我一直对王老师有着最深挚的谢意。
那天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翻读这本画册。在浏览一页页画幅之后,深受感染。
恰如其分地说,这册画集表现的是胡同的“群像”。这些胡同不仅是“建筑图景”,更是在建筑之上闪烁着诗意的叙说。胡同,是北方城市对于比较小的街巷的称呼。正如众人声色面貌各不相同,胡同与胡同也存在差异。它是历史、社会的“符号代码”,有着跨越时空的沉厚积淀。
《胡同·家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怀旧”这个词。它是人文追怀,更是有关故乡的心曲缭绕。
王良武先生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都在绿荫深处的胡同度过,成长于家园、校园、亲朋等组成的“胡同”生活圈,太多温馨记忆都由之产生并遗存。虽然时光流泻,社会演变,它依然是先生人生中的本真时代。如果问“胡同·家园”到底放置了些什么,那既是追怀,也是一种守恒,在“温故”的同时回归到纯正的笃行心性。它是先生心中的一块净地,一份珍藏,甚至于上升到了某种“神圣感”。
记忆中流逝的胡同家园,四季情境,人文蕴含,更是对童年的追忆,对老城胡同的依恋。先生在自序中如是表述:“转眼间我画胡同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如今,画中很多地方的胡同早已不复存在。想起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胡同,不免有些伤感,我永远失去了这些地方,再也看不见它们了,那胡同的四季景色,那童年的美好时光,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仿佛隔世一般。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胡同建筑本身,同时也失去了相关的文化和价值观,还有那平和、自在悠然的生活方式。”
王先生的父亲在北京四合院中出生长大,年轻时曾在欧洲留学多年,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故乡的怀抱。王先生常对我说:“正是父亲这种深厚的人文精神对我一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父亲熟悉古城的一草一木,熟知古城四季的变化,他对古城有份特殊的深厚情感。是父亲对古城的爱深埋在了我的心里,是父亲教给我看懂了古城的美。”
王良武有对自然物象的充沛把握,表现光色瞬息万变的灵性挥洒,以技巧、天赋和思想的三者合一,艺术表现力自然水到渠成,让我们在欣赏画作时内心穿越一条长长的隧道。
这些画幅常以呈现四时季节和雨雪晨昏为主要特征,多选取雨雪时节、节气变换、阳光灿然的场景。雪、雨等恰好符合画家心念中的某种“倏忽即逝”,一种以短暂的变异而带来的深度陌生感。另外,今日消逝的除了老城胡同,自然气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异。例如“雪景”——北京长期干旱,极少雨雪,哪里还有多雪的冬天,突至的雨水也很罕见。甚至“碧空丽日”也被雾霾不断抵消。合乎人意的自然天象,这应该也是画家通过画作追怀的一部分。
画家喜欢描绘具有“诗意表现力”的瞬间,尤其对雪景有一种特别的倾心。画册中有《雪晴》《二月》《雪霁》《融冰的季节》等26幅雪景,占画册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也许雪景的简洁无瑕、肃穆静谧,以及可涵括天地万物的“素白”,能对应画家旷达、沉静的性情?
王良武注重以多变的光影来表现温馨、和煦或有些沉郁的画境。《夕照》《雨后的傍晚》《北海早春》《细管胡同的下午时光》等一系列画作让人神游其间,感慨万端。其间洋溢着生命和季节复苏的律动,以及岁月流转的悲凉,令人心生愉悦或幽思缠绵。
以我看来,《故园》是最体现人文情致的一幅——有秩序的“破败”和自然植物的轮转繁茂交织于同一画面,意味深长。他的作品中,或是描绘阳光明亮的春日,透出明丽爽朗,连树影都在有节奏地翩翩起舞;或是夏天的傍晚,雨后流光尚存,晚霞的余晖镶嵌在将临的夜色之上;或是初秋洒满阳光的胡同,清水一般的天空下,流淌着跳荡、奔放的诗情画意。每次在画室中、在他的家中,观看王良武老师作画,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人格的操守与宁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