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对策建议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问题与应对之策

    罗腊梅 王德清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02日   07 版)

        民办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方面担当了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民办高等教育应直面问题,深化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审视

     

        规模小、实力弱,导致后劲不足。我国民办高校从零起步、由小到大,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但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2442所,其中民办高校706所(含303所独立学院),仅占总数的28.9%。办学历史短、规模小导致我国民办高校实力较弱,至今尚无可与公办名校并驾齐驱的民办名校,难以产生品牌效应。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至今30余年,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职权界限不明确,在规模逐渐扩大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无序状态更为明显。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教育消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且教育卖方市场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中,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劲引人忧思。

     

        经费缺、来源少,造成保障不力。经费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关系到民办高校生存的基本前提。时至今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靠学费支撑办学,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发展道路。但学费收费标准一刀切,培养成本重,通过盈余自身滚动发展难以实现。尽管国家和政府部门对于民办高校的资助已经开始,但资助政策不明确,实际工作中落实困难。从我国教育性财政经费不足的现状来看,民办高校还必须在办学经费来源上多思考多探索,以缓解经费不足的危机。

     

        逐利急、理念偏,致使问题丛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条件下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足为其提供了天然机遇。许多办学者主要出于利润刺激而投入民办高等教育,对教育产业的理解存在诸多偏颇,不少人认为教育要办成产业,办成产业就要追求利润,营利成为硬指标。办学理念的偏颇导致民办高等教育严重偏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陷入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经费来源不稳定、经费管理不善、办学质量下降、招生效果不理想的困境,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

     

        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整体战略。要尽快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从法律上明确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强化整体战略规划,从国家层面加强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的统筹协调,在市场失灵时,充分发挥政府调节、干预的作用,采取相应政策鼓励、限制或引导,尽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高等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确定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各自不同的发展重点,优化高等教育整体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不良竞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同时,协调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组织的并存,进一步拓展民办高等教育生存空间。增加民办高校的招生和办学自主权,对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较好的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经费支持,鼓励捐资办学,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对民办高校群体进行适当倾斜。

     

        重视长远规划,促进公平竞争。制定完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长期规划,对民办高校的设置标准、质量要求、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等做出明确指导。允许各种条件的民办高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路子,积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各种不同条件的民办高校之间以及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有序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完善进入与退出机制,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使民办高等教育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之间的有序竞争中共同发展。

     

        强化有效管理,促进管理现代化。进一步健全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政府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中的职责,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有效管理。充分借鉴法人分类标准,将民办高校依其成立基础、成立和活动的目的不同,分别划分为财团法人、公益性社团法人和营利性社团法人,进行分类管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与引导,积极推进完善民办高等教育融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构建经费资助与质量挂钩管理机制,在充分考虑民办高校差异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综合考查学生质量、师资质量、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指标,建立经费绩效预算,决定是否给予民办高校资助以及给予资助的比例。

     

        完善监督评估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民办高校监督评估体系,建立详细、配套的规范标准和监督评估方案,提升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以市场为导向,由微观变宏观,切实实现政府由直接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质量管理,向以法律、拨款、评估和信息及服务等手段为主的间接质量调控的转变。完善政策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立体的缜密的监督网络,形成和完善以党的监督为先导、权力监督为主体、舆论监督为动力的监督体系,以增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强化整体战略,重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长远规划,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强化有效管理,完善民办高校监督评估体系,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